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2 .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禅让制
3 . 《史记•夏本纪》“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注:材料中的禹、启、益均为人名)。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A.禅让制作为政治权利传承的方式未被突破B.禹直接将天子位传给子启
C.王位世袭制开始,“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D.益将王位禅让给启
4 . 《春秋·左传》中谈到九鼎的铸造:夏朝初年,夏王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从此,九鼎象征着九州,夏王亦顺应“天命”,成为天下共主,九州也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这表明(   )
A.九鼎象征王权高度集中B.夏王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C.夏朝王权威渐趋强化D.夏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以下考古发现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石制农具B.青铜礼器C.宫殿遗址D.家畜遗骨
2016-11-27更新 | 99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精编版)
6 . 记好笔记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下图是一同学的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战,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
A.禅让制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D.科举制
7 . 下图是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以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度,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是
A.夏禹B.夏启C.商汤D.夏桀
8 . 《史记﹒殷本纪》:“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材料中的王位继承方式是(       
A.禅让B.世袭
C.考试D.举荐
10 . 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彰显了先生的伟大胸襟。在历史上,也曾存在“天下为公”局面,后被“家天下”的局面所取代。这一局面被改变始于
A.禹
B.启
C.商
D.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