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据考古发掘,二里头遗址西北部发现较大面积、较丰富的制陶遗存,这些遗存包括陶窑、存泥坑、泥坯、烧土、炉渣、变形陶器、大量碎陶片以及陶垫等修整工具;宫城西南角发现了近百平方米的骨角器加工作坊,其中部分存在砸击、切割、磨制的痕迹。这些考古发掘可以用来研究二里头文化时期(     
①手工业家庭式劳作方式     ②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③城市的布局及规划理念     ④手工业加工技术与组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12-04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国古代文明绚烂多彩,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华美文物揭开神秘面纱。如图,长江流域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璋”和黄河流域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牙璋”,二者不仅“撞脸”,且均属仪仗用具。这反映了(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B.早期文明交流较为频繁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D.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高超
3 . 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这一变化反映了(     
A.阶级分化产生并日益明显B.宗法观念影响家天下政权
C.权贵阶层垄断了国家权力D.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4 . 《国语·周语》说:共工“欲壅(堵塞)防百川,堕(削平)高堙(填塞)庳”,“鲧称遂共工之过”,禹乃“高高下下,疏川导滞”。据材料可知(     
A.共工和鲧治水失败B.当时水患较为严重
C.国家出现统一趋势D.历史记载的客观性
5 . 据载,启是夏朝第二位君主。下表为古代文献中关于启的部分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
记载内容文献
禹……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战国策·燕策》
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天用弗式《墨子·非乐》
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孟子·万章上》
A.儒家对启品德的颂扬值得商榷B.启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
C.古人对启改变传统的争议颇大D.启是沉湎享乐的昏庸君主
6 . 夏朝的领土范围大致东起豫东平原,西至华山,北起济水,南达淮河;商朝的疆土东至海滨,西达今陕西,北至今河北,南至今湖北,比夏大了许多;西周的疆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至长江,是三代最大的。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B.民族认同的重要性
C.西周王朝完成了国家统一D.华夏族形成的过程
2021-04-15更新 | 393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据此,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帝禹之子启通过合法的手段继位B.《史记》比《战国策》的可信度高
C.可以确定“禹死后,其子启继位”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暴力争夺的结果
8 . 古代帝王的称号,有所谓德号及地号,德号以其所做的事业为根据,地号则以其所居之地为根据。据此下列属于地号的称呼是(     
A.有巢氏B.燧人氏C.神农氏D.陶唐氏
2023-01-16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周易·系辞》中记载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神农本草经》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些记载可用来说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     
A.农业生产得到一定发展B.生产技术实现突破
C.社会生产出现细致分工D.重农思想已经萌生
10 . 周代青铜器铭文对于前代圣王的记载以夏禹为最多,如“天命禹土,堕山?川”。在周代或略晚的文献资料中,也有不少关于禹的记载,其中的内容与周代铜器铭文有相似之处,如“缵禹之绪”“陟禹之迹”。这些史料信息(     
A.折射出周人对周朝政治不满B.是研究石器时代的重要史料
C.反映周人对夏禹功绩的认可D.意在强调殷商灭亡的必然性
2023-02-18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