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孔子认为,人能自觉地坚持和贯彻道德原则,“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孟子指出,发明天赋的善性就是人之“本心”,“尽心”“知性”即是“知天”;“存心”“养性”即在“事天”。这可用于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重建贵贱有序社会的理想B.儒学思想家主体意识的觉醒
C.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D.民本思想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2024-05-23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这体现了(       
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B.韩非的严刑峻法思想
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D.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孔子在谈及国家治理时说:“道(引导,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墨子也强调“仁之事者,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这反映出儒墨两派(     
A.具有趋同的价值取向B.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
C.均强调仁政的重要性D.拥有相同的阶级立场
4 . 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2023-08-01更新 | 1768次组卷 | 133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韩非子认为,“夫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轡策(御马的缰绳和马鞭)而御界马,此不知之患也”。这说明韩非子主张
A.尊重统治区域内不同的风俗习惯B.统治者要以宽仁的施政方略来处理君民关系
C.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式国家D.统治政策需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相适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墨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日: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上之所非,必皆非。”与该观点最相近的是
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B.“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墨子宣扬“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他们的共同出发点是
A.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B.铲除周制弊端以加强集权
C.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D.为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
8 . 对于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形势,法家所持的态度是
A.要求顺应时势推动制度变革B.反对统治者好大喜功争权夺利
C.主张回复到先代的政治制度D.提倡兼爱非攻以减少战争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
2019-01-30更新 | 4613次组卷 | 94卷引用:陕西省宜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