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9 道试题
1 . 有学者在评价古代某一思想家时说:“(他)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提高法律的社会地位,糅合礼治与法治于一体,在政治理论层面突破礼主法辅的传统礼治模式,主张隆礼重法。”由此可知,该思想家是(     
A.荀子B.孟子C.韩非子D.董仲舒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荀子认为,发展农业生产是富民的“本”,只要百姓努力生产,勤俭持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如果不重视社会生产的发展,只知道利用赋税手段没完没了地搜刮百姓来增加国家收入,那就是“伐其本,竭其原”。所以,荀子说:“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军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政府注重发展生产,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就可以使百姓的财富和国家财政收入两方面同时增加。

——摘编自方建国《先秦诸子百家民生经济思想探析:结构变迁的视角》

材料二   唐朝中叶,土地买卖和兼并加剧,授田不均的问题日益严重;安史之乱的爆发,更使得唐朝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公元780年,唐朝颂行两税法,实行量出制入的课税原则,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确定全国总税额,摊派到各地征收:内容上包括户税和地税,不分主户客户,一律在现居住地建立户籍,凡有产者就必须缴纳赋税;两税法推行后,废除租庸调和一切杂税,对于没有固定住所的商人,由所在州县,按首日的三十分之一征税:分夏、秋两季进行两次纳税。

——摘编自薛涵月、黄品品《论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浅析唐朝两税法的进步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民生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税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税法的影响。
2023-11-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治国主张。据表可知,这些主张的中心议题是(     
学派主张学派主张
儒家以礼治国,为政以德。墨家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以法为工具,控制臣民。
A.贵族政治的瓦解B.社会秩序的重建C.社会经济的发展D.选官制度的变革
2023-11-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战国时期,“他”在社会长期战乱、民不聊生、天下盼望统一的形势下,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如图)。据此判断,“他”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
2023-11-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
5 .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此句体现了孟子(     
A.“仁政”的治国理念B.隆礼重法的主张
C.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D.克己复礼的思想
2023-11-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荀子》载:“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即称王的国家使人民富有,称霸的国家使谋士富有,勉强存在的国家使大臣们富有,无道的国家只有国库富有。据此可推知,荀子(     
A.倡导利益协调以维护统治B.融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C.批判诸侯国忽视民生建设D.注重国家治理的层次性
2023-11-2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不教而杀谓之虐”的观点,主张“先教后诛”。荀子认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A.隆礼重法B.明法审令C.以法为教D.顺应自然
2023-11-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荀子开宗明义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应得到矫正,实现“化性起伪(变化先天的本性,只起后天的人为)”。同时他还指出:“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荀子这一观点(     
A.蕴含着鲜明的儒家民本思想B.强调了礼法的教化作用
C.迎合了平民阶层的利益诉求D.旨在构建社会等级制度
9 . 战国时期, 孟子认为“内则父子, 外则君臣, 人之大伦也”; 韩非子认为“臣尽死力以与君市, 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反映了两者(     
A.阶级立场的不同B.所处时代的迥异
C.治国理念的分歧D.政治经历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以下政治主张(     
材料出处
子日:“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暴子间沽》卷3《尚同中》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日:“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日:“天下恶乎定?”吾对日:“定于一”。“孰能-之?”对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孟子·见梁襄王》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六说者立息,十二子者迁化,则圣人之得势者,舜、禹是也。《荀子》
A.蕴含了结束分裂、实现统一B.都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
C.顺应了当时统治者进行争霸D.反映了战国时期各思想流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