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得益于此时丰厚的文化积累,在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部的压力已经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

——摘编自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对战国百家争鸣现象的一种解读》

材料二   在战国时期的儒法之争中,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孟之辈周游列国,竭力宣传“礼治”“仁政”,但是他们的学说过于忽视刑政的现实作用,显得迂阔而不切实际,没有被诸侯采用。相反,法家的治国思想却受到各诸侯国的欢迎。

——摘自刘长江《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关系辨析》

材料三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的“外部条件”和根本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战国时期的儒法之争”的实质,并分析儒家和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不同命运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及实践的成败。
2022-05-29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不知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四年苦役)。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教学的地方)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斯的主张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斯与董仲舒的上述主张的实质以及主张施行后产生的社会效果的不同之处。
2022-03-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梁启超把春秋战国时期几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分别概括为“无治主义”“德治主义”“法治主义”等。下列选项中说法最准确的是
A.“无治主义”适用于战乱后的休养生息阶段B.“德治主义”在战国时期政治实践非常充分
C.“法治主义”是战国变法的根本原因D.这些“主义”都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治和德治都是实现人治的工具和手段,以维护君权为目标。但儒家德治的保守性适应不了当时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而法治思想完全忽视并否定道德价值的内心自觉作用,只有儒法融合发展,才能克服彼此缺陷。秦亡后,汉朝统治者充分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经过汉初的无为而治的过渡,德治与法治在汉武帝时期走上了融合发展的道路。在汉武帝的支持下,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自此,封建统治者把德法并用,德主刑辅作为治国的策略,礼法文明开始取代礼乐文明占主导地位。

——摘编自王欣《先秦德治与法治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材料二   礼法结合的理念与制度成果深刻影响到了东亚儒家文化圈内各个国家的法制文明建设。儒家纳礼入律,借助礼义道德的力量来净化人们的心灵,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但封建法律的立法指导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对封建等级秩序的维护,在其禁锢下,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法治观念难以成形……时代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正是传统礼法治国思想在当代的表现形式。礼法结合的治国方略并不因为传统而过时,关键在于要与世推移,以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自杨鹏程《礼法结合: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基本线索》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治法治融合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2)据材料二,概括“礼法结合”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礼法结合的治国方略”中"礼”、“法”的内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梁启超把春秋战国时期几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分别概括为“无治主义”“德治主义”“法治主义”等。下列选项中说法最准确的是
A.“无治主义”适用于战争频繁的乱世时期B.“德治主义”在战国时政治实践非常充分
C.“法治主义”是战国变法的主要理论依据D.这些“主义”都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一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君主对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韩非还要求"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投"。他强调"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遵匹夫"。他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思想适应了中国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摘编自《韩非子》等

(1)根据材料,概括韩非子的国家治理主张及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子、商喉思想主张的共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己复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以上材料均引自《论语》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孔子所说的“礼”的实质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2021-02-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材料二   到战国末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当然,当时地主土地来源并不仅限于购买,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封建国家的赏赐。……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春秋战国的法治思想主要是为了巩固君权,关于平民的政治权利,在战国的法令法规中,根本找不到任何影子。

——王利玲、李成生《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的“法治”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发生的变化,并说明孔子对此所持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现象出现的原因。
2020-12-02更新 | 401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   “……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异则事异。”


(1)分别指出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并分别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写清并按材料顺序回答,否则不得分)
(2)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今天,儒家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
2020-10-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