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适应这一时代变革需要的是
A.道法自然,为而治B.尚贤者,政之本也
C.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2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这反映了商鞅的治国思想是
A.法古循礼B.为政以德C.主张变法D.道法自然
2021-02-05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战国某思想家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该主张体现了
A.儒家效法先王,实行“仁政”B.法家倡导与时俱进,实行变革
C.墨家向往和平,倡导“非攻”D.道家呼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4 . 《商君书》中提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王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下列观点与其相似的是
A.“克己复礼”B.“兼相爱、交相利”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商鞅曾强调“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韩非子也提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时移而法不易者乱。”这反映出法家
A.主张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认为事物不断向前变化发展
C.重视法律使用时的实际效果D.强调法律对治国的重要作用
6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如表第一、二、三组的主张分别是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兼相爱仁爱利己
反对奢靡享受与节制张扬私欲
尚贤能举贤才以术御臣
崇尚教化教罚并用崇尚法治

A.墨家儒家道家B.墨家儒家法家
C.儒家法家道家D.道家法家墨家
7 . 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
A.君主专制B.实行仁政C.以德治国D.国家统一
2020-01-07更新 | 568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浙江专用-卷0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书·艺文志》说到某学派:“……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该学派是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2019-10-18更新 | 202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东方理想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2018-11-07更新 | 5055次组卷 | 90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18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翟D.韩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