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贵族B.实现民族交融C.加强皇权D.削弱王国势力
2020-11-20更新 | 173次组卷 | 3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自高祖至武帝时期,只要诸侯王册封时年龄合适就立刻就国。但从西汉宣帝开始,一些已授封的诸侯王,由于在册封前为君主宠爱的皇子而在册封后居留京师,直至君主离世才被新任君主派遣就国,在东汉时期也得到了延续。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C.中枢行政体制的调整D.母族亲属关系受重视
2020-10-13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取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上天和百姓的授予B.董仲舒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色彩D.他们都质疑君主权力的正当性
2020-10-13更新 | 6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2-2013学年福建龙岩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卷

4 .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不同领域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史人物如商鞅、秦始皇、霍去病、司马迁、张骞、董仲舒、汉武帝、孝文帝等


完成下列探究
任务一
(1)简述下列人物的主要成就
“秦始皇”的最大贡献:        
司马迁:        
任务二观点论证: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请以张骞、董仲舒两位历史人物为例,任选1位历史人物为例,运用史实加以论证。
2020-10-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之花,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之经(要点),礼与刑。

——《荀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从历史阶段上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于治世的、成就盛世的、稳定社会的、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我们回看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每当一个朝代进入到稳定时期、盛世时期,国家一定会重新强调起以儒治国、以文治国,这是经过多次实际检验的历史发展规律,……儒家文化在个人层面提倡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爱民和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和仁者无敌……

——摘编自习近平讲话


(1)材料一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从材料三“习近平讲话”可以看出弘扬儒家文化有哪些现实意义?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医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材料二(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学领域,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

——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对周王室的态度有何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与孟子对周王室的态度不同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
2020-10-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7 . 同是儒家学者,荀子曾力辩天命与政治人事无关,主张可以“制天命而用之”;而董仲舒却主张“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种变化反映出
A.儒学与时俱进的自我发展B.儒学的天命观发生了质变
C.汉代儒学背离了先秦儒学D.董仲舒不认可荀子的观点
2020-10-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
A.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B.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C.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D.全面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2020-10-01更新 | 269次组卷 | 52卷引用: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联考历史试题
9 . 论及汉武帝崇儒的目的,吕思勉先生说:“世谓武帝之崇儒,乃所以便专制,非也……后世儒家之尊君抑臣,岂汉武所能逆睹哉?……崇儒乃当时自然之趋势。”吕思勉意在说明
A.儒学吸收了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B.儒学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C.汉武帝具有超越时代的政治眼光D.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
2020-09-05更新 | 509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19年夏季以来,某地猪肉市场价格飚升,某地政府迅速从国际市场采购猪肉投放本地市场,以平抑猪肉价格。这一举措相当于汉武帝时采取的
A.盐铁官营B.均输平准C.货币官铸D.重农抑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