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汉武帝接受卫绾、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置太学并设置郡国县学。公元前135年,又设五经博士,使儒学上升为经学。这些做法(     )
A.实现了对各地的有效控制B.提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
C.标志着官学体制开始确立D.导致诸子学说完全消失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
3 . 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D.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2019-07-18更新 | 1865次组卷 | 39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2019-06-08更新 | 14927次组卷 | 208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黄仁宇曾这样评价汉武帝:“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根据这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对此言论解读正确的有
①“五经博士”的设置使经学与利禄之途密切相连
②“着眼的宗旨”是指巩固政治上“大一统”局面;
③“策贤良”由地方行政机构中的中正负责推选;
④黄仁宇对汉武帝的文化政策大体上持肯定态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019-01-30更新 | 8419次组卷 | 145卷引用:宁夏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汉代儒学教育得以推行的主要原因是                       
A.是汉朝政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B.是当时科举制推行结果
C.是培养封建主义官僚集团的需要D.是当时人才观念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
2018-07-12更新 | 1169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5届宁夏区固原市第一中学高三最后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朝在出现灾异时,帝王常常发布“罪己诏”(自省或自我检讨)。此现象在古代中国历朝中次数极多。这表明当时
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儒学影响治国理政
C.皇帝喾遍虚怀纳谏
D.皇权受到制度约束
2018-05-04更新 | 592次组卷 | 24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