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西汉王朝实施的政策是(     
A.盐铁官营B.统一货币C.休养生息D.征收财产税
2 . 汉兴之初,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2023-06-17更新 | 586次组卷 | 14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中国人口史》记载:“西汉建立时人口约1650万,而到汉武帝元光六年时(前129年)人口达到3600万,仅黄河中下游这一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六十年之中就增长了25倍,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繁荣富庶景象。”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休养生息促进民户繁息B.郡国并行导致地方权大
C.铁犁牛耕的发明与使用D.打击豪强查明隐匿人口
2023-06-08更新 | 171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得益于此时半厚的文化积累,在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部的压力已烃足等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

——摘自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一对战图百家争鸣现象的一种解读》

材料二汉武帝穷奢极欲,刑罚繁重,横征暴敛,对内大兴土木,对外征讨四方,又信阜神鬼之说,“巡游无度,使百姓疲蔽”,很多人被迫作了盗贼,这与秦始皇没有多少不同。 但为什么秦朝因此灭亡,而汉朝却因此而兴盛呢?是因为汉武帝胞“遵先王之道”, 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能“受忠直之言”,厌恶被人欺瞒蒙蔽,始终“好贤”, 赏罚分明,到晚年又能改正以往的过失,将国家大事托付给合适的大臣,这正是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的原因。

——梢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二)

材料三泰迸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汉兴,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简易,以托海内。至武帝……开地斥境…… (地方分为)凡十三部,置利史。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上》


(1)根据材料一二,选择其中一个对汉武帝评价的观点,并概括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归纳历史人物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和汉朝国家管理制度建设的表现及其影响。
2022-12-3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田家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汉初年,社会残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有时只能乘坐牛车;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这得益于(     
A.推行了郡国并行制B.重用法家思想治国
C.建立刺史监察制度D.“与民休息”政策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得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封建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二是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缚礼仪,以朝贡、觐见、通婚、封赏等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周人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的军人若干,加上一些殷人遗民,一同住在封国城市内,谓之为“国人",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 与上层人士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型与开展》

材料二   汉代自刘邦建国至献帝禅让,登上后位并荣幸成为皇太后的共有17位,其中先后有9位皇太后临朝称制。汉代统治者十分注重“以孝治天下”,厉行嫡长子继嗣的宗法制度。在两汉帝系的传嗣过程中,“主幼时艰”或“皇统屡绝”的情况时常出现。为保证皇权嫡传,母后们便临危受命,援立幼主,临朝听政,主持国家大局。如东汉孝和帝驾崩后,邓后临朝听政,号令自出,不论外戚还是宦官,在她的严格约束下都心怀畏惧,不敢擅权为政。她还先后创办两所宫邸学,整理经学,教授宫人,教育王家子弟,亲自监督考试,以示督促。吕后听政时,实行宽徭薄赋政策,“减田租,复十五税一”,严苛法令予以省减,先后废除《挟书律》和《妖言令》,允许民间收藏书籍,恢复言论的相对自由。

——摘编自贾丽英《论汉代母后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母后政治兴盛的原因和影响。
2022-11-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汉书》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所反映的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8 . 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的汉简《二年(吕后二年)律令·金布律》载:“诸私为鹵(卤)盐、煮济、汉,及有私盐井煮者,税之,县官取一,主取五。”据此可知,当时(     
A.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B.盐铁专卖政策已有所松动
C.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D.诸侯王国的势力日益膨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文帝在位期间,经常性地“赐民爵”,废除肉刑,并规定平民可以通过上书建言来获取官职,还放松了汉初贱商法令的实施。这种做法被汉景帝沿袭。这些措施意在(     
A.提高平民政治地位B.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C.稳定社会经济秩序D.选拔更多治国人才
2022-11-19更新 | 84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汉文帝、汉景帝下诏允许农民开荒耕种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鼓励富人高价购买农民的粮食,将田租税率由汉初十五税一降到三十税一,还免除田税长达12年。据此可知,文、景二帝(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实现了国家的强盛D.彻底摒弃秦朝的制度
2022-11-12更新 | 113次组卷 | 16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