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     
A.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D.设立中朝,牵制外朝
2024-01-29更新 | 155次组卷 | 66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C.张骞通西域——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2023-09-30更新 | 325次组卷 | 58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渔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汉初统治者除确认虐用其民是秦亡的主要原因外,又把秦未行分封和秦速亡联系在一起,认为周行分封,享年八百;秦以孤立,十五年而亡。为此,汉初统治者(     
A.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B.采取郡国并行制度
C.大规模削减诸侯封地D.罢黜百家独崇儒术
2023-03-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三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西汉建立后,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把下列哪一项定为首要任务(  )
A.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B.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C.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D.镇压黄巾起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在学习历史时,发现下面三则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景帝纪》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材料一的观点属于哪家学派?中国历史上哪个封建王朝最早采纳了这个学派的主张?
(2)材料二描述的历史现象是什么?这个现象背后体现了汉朝怎样的统治策略?
(3)当时汉朝统治者对材料三中的观点持何种态度?这种态度对中国思想领域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上述三则材料中的思想与当时社会状况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请任选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2022-11-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晓天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文帝在位期间,经常性地“赐民爵”,废除肉刑,并规定平民可以通过上书建言来获取官职,还放松了汉初贱商法令的实施。这种做法被汉景帝沿袭。这些措施意在(     
A.提高平民政治地位B.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C.稳定社会经济秩序D.选拔更多治国人才
2022-11-19更新 | 83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选科诊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反映了西汉诸侯国“相”履职重心的演变情况。这表明当时(     
时期相的主要职能
汉高祖辅助诸侯王国的建立与巩固
文景时期侧重对诸侯王国兵权的控制。
景、武时期侧重于中央“汉法”在诸侯王国的推行
宣帝及以后与汉郡太守职能渐趋一致
A.王国问题不断得到解决B.地方兵权被收归中央
C.汉文化开始向边境传播D.中央集权制已经完善
8 . 西汉海昏侯墓是汉武帝之后列侯葬制的典型代表,海昏侯墓考古见证了西汉历史上第九个皇帝第二代昌邑王、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传奇人生。这可用来印证西汉(     
A.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B.大力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C.实行了富有特色的地方制度D.后期统治日渐走向腐朽
2022-11-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汉文帝即位之初,首先在淮南国推行“易侯邑”政策,不久又发布“令列侯之国”诏,使淮南王舅父赵兼远离淮南而就国周阳,继而又使齐哀王舅父驷均和齐悼惠王十子都离开齐国,分别居于济北、济南二郡。这些举措(     
A.解决了汉初的王国问题B.为推恩令提供了借鉴
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D.终结了汉初黄老之学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隋书地理志》说:“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产生的政治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政治条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的做法及其对西汉政局的影响。
2022-10-2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直升班年级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