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     
A.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D.设立中朝,牵制外朝
2024-01-29更新 | 169次组卷 | 66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C.张骞通西域——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2023-09-30更新 | 330次组卷 | 58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3 .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汉初(       
A.推行郡国并行B.实施汉承秦制C.实行休养生息D.颁布“推恩令”
2022-12-10更新 | 38次组卷 | 34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汉文帝即位之初,首先在淮南国推行“易侯邑”政策,不久又发布“令列侯之国”诏,使淮南王舅父赵兼远离淮南而就国周阳,继而又使齐哀王舅父驷均和齐悼惠王十子都离开齐国,分别居于济北、济南二郡。这些举措(     
A.解决了汉初的王国问题B.为推恩令提供了借鉴
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D.终结了汉初黄老之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初,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主张“顺民之情,与之休息”。其思想来源于(     
A.道家学说B.墨家学说C.法家学说D.儒家学说
2022-10-22更新 | 409次组卷 | 33卷引用:天津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其中“颇有所改”的是(     
①设太学   ②设节度使   ③设郡县   ④设刺史
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D.③④
2022-10-1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三   汉文帝说:“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

——摘编自【东汉】班固《汉书》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其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历史作用?
(3)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4)材料三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的汉简《二年(吕后二年)律令·金布律》载:“诸私为苗(卤)盐、煮济、汉,及有私盐井煮者,税之,县官取一,主取五。”据此可知,当时
A.采取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B.盐铁专卖政策已有所松动
C.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D.诸侯王国的势力日益膨胀
2022-05-27更新 | 557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汉书高帝纪》载,刘邦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免除)徭戍。”这一举措表明
A.注重推行道德教化B.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C.官府建立养老机制D.创建新的选官制度
2022-05-25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汉代的政治语汇中,常可看到“拨乱反正”的说法,如表为其中的某些叙述。它表明拨乱反正的核心是
内容出处
(刘邦去世后,群臣赞美他)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史记·高祖本纪》
高皇帝拨乱世反诸正《史记·三王世家》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诈,成于汉家《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汉书·礼乐志》
A.结束农民战争B.否定秦代暴政C.继承秦的制度D.消除地方割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