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改革措施。从大历史观来看,北魏孝文帝改革(       
A.促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促进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C.缓解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D.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奏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尽管长期处于分裂动荡局面,但▲(朝代)仍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之后苻坚建立的前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都曾结束北方的混乱局面。随着孝文帝改革等措施的推动下,少数民族与汉人之间的交往愈发频繁。长期的分裂战乱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的同时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摘编自王娟《冲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南人北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汉最高统治者选择的主要统治思想并列举秦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地方管理制度。
(2)阅读材料二,完成“▲”填空。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孝文帝坚持“营国之本,礼教为先”,推动礼制改革。此后北魏朝廷有关国家祭典的讨论,皆在中原祭典的范畴内进行。孝文帝礼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理顺德治和法治的关系B.昭示北魏华夏正统地位
C.为迁都洛阳作舆论准备D.获得汉族高门士族认同
4 .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中国古代的中央政府来说,土地的归属和分配问题一直是涉及社会稳定、财政收入和王朝廷续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中后期,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土地兼并也愈演愈烈。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变成流民,或者成为地主的佣工、奴仆等。那些掌握大量土地资源的大地主不仅恶意兼并土地,还躲避政府课税,导致国家财政状况恶化,并致使社会矛盾激化。王莽通过“禅让”建立新朝后,公元9年,他颁令“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具体分配办法则是一夫一妇田有百亩。“王田制”运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均田制"的出现是北魏政府对封建土地生产模式的重构,其制度内容的设计既有对“王田制”和“屯田制”的继承,也有依据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创新。北魏政府将政府手中掌握的大量田地分为露田、桑田、麻田和宅田四种,其中露田、麻田为国有制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不允许私人买卖。耕种户死亡或年满 70岁免除赋役义务,需将露田交还给国家,桑田和宅田不在还授之限,允许私人自由买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武祥、范家琛《古代土地财政增收模式》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莽实行“王田制”改革的目的、实质及失败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王莽“王田制”相比,北魏均田制有何特点?分析均田制实施的积极影响。
2023-02-0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史籍《洛阳伽蓝记》记载南朝将领陈庆之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风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B.“光武中兴”C.江南的开发D.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朝墓志节选:墓志号称“地下族谱”。
        
《魏故宁陵公主墓志铭》遥源远系,肇自轩皇(黄帝)
《魏故镇远将军秘书郎中崔(混)君墓志铭》攸哉世禄,胤自炎皇,典岳伯夷,唯师以望
《大齐魏(懿)翊军墓志铭》盖轩辕黄帝之苗裔
该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少数民族汉化任务完成B.政权并立下的民族认同
C.汉族文化受到大力推崇D.血脉联系推动国家统一
7 . 阎步克说:“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观点可以论证(     
A.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B.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C.江南开发的历史作用D.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2023-01-1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朝)很快便建立起一个统一政府来。而且这一个政府,又不久便创设了许多极合传统理想的新制”,将来全都为隋唐政府所效法与承袭。据此可推知,“新制”包括(     
A.三公九卿制B.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D.均田制
2023-01-12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公元398年,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按照“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奉最先实现在中原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这项改革有利于(     
A.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B.实现北方对南方的统一
C.争取鲜卑贵族的支持D.塑造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2023-01-1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柱形图。影响北魏官员籍贯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鲜卑历史传统的影响B.国家政治中心的变化
C.鲜卑贵族籍贯的变化D.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
2023-01-06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一)历史(选修)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