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2 . 398 年,拓跋珪采用汉臣建议下诏“给内徙新户耕牛、计口授田”,并“迁都平城, 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这些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有很多相似之处。由此推断
A.鲜卑族完成了向农耕生产方式的转化B.拓跋珪开创少数民族采用汉制的先河
C.孝文帝沿用前人做法而无创新之处D.民族交融成为当时黄河流域的趋势
2020-07-1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魏书·高祖纪》记载:“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御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孝文帝为改变“不均”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A.三长制B.宗主都护制C.均田制D.官吏俸禄制
2020-07-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

材料一   竺可桢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深入研究和实践,于1972年撰成名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从总体上勾勒出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并绘出“五千年来中国温度变迁图”,从其所绘温度曲线图看,中国古代主要有四个寒冷期和四个温暖期。



一万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实线)与五千年来中国温度(虚线)变迁图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上图 A、B 两个时期人口迁移的相似点。

材料二   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 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 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汉已得浑邪王,则陇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徙关东贫民处所夺匈奴河南、新秦中以实之,而减北地以西戍卒半。

——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三   诸地广人稀之处,官借人种莳。后有来居者,依法封授。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还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

——杜佑《通典食货田制》


(2)阅读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上述文中移民类型的不同;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历史作用。
2020-07-0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结合下面地图,下面选项所示路线,属于北魏孝文帝迁都路线的是
A.①→②B.④→②C.③→⑥D.⑦→⑤
2020-06-1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

A.三国鼎立B.西晋统一C.东晋建立D.前秦统一北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有人对北魏孝文帝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称赞道:“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这项改革措施应该是
A.三长制B.俸禄制C.均田制D.租调制
2020-05-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西晋灭亡以后,于公元5世纪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面,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汉朝B.北魏C.唐朝D.元朝
2020-05-1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孝文帝改革的各项内容中减轻农民负担,促使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增多的一项措施是
A.推行均田制B.制定官吏俸禄制C.推行租调制D.设立三长制
2020-05-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