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材料 为开发江南经济,孙叔仿照曹魏推行屯田制度。东吴的屯田制度始创于建安七、八年,分军屯和民屯两类,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境内设立屯田基地。皖城的屯田基地有电兵数千家,毗陵屯田上的劳动者有男女各数万口。为配合屯田生产,东吴重视水利灌溉,《水经注》称:“吴时,旧立屯于水侧,引巴水以溉野。”孙权对屯田十分重视,226年“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权报曰:“甚善。今孤父子亲自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掲,虽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这可证明东吴的屯田和曹魏一样,是普遍用牛耕田的。汉代江南已用牛耕,但到南朝始普及,其间由不普及到普及的转折,也许就是东吴推行的牛耕屯田。

——摘编自白寿《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吴推行屯田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吴实施屯田的意义。
2020-07-1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A.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推动了社会发展
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
C.结束了北方门阀制度,社会趋于安定
D.豪族趁机扩充实力,形成军阀混战
2019-08-24更新 | 926次组卷 | 45卷引用: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第三单元《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试题
3 . 《魏书·高祖纪》记载:“诏曰:‘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为改变这一局面,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是
A.设立三长制B.迁都洛阳C.推行均田制D.实行租调制
4 .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D.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的兴旺
5 .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很多描写都家喻户晓,如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但是,这与《三国志》中的诸葛亮形象却有明显不同,甚至像草船借箭等也并非诸葛亮所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立场和价值观会影响历史的叙述倾向
B.文学作品对历史的叙述不可信
C.文学作品和正史都无法获取历史真相
D.时间久远导致对历史认识不清
6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晋义熙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未几,裕(刘裕)师围城……超(慕容超)与左右数十骑出亡,为裕军所执……送建康市斩之。”《晋书·慕容超传》
“六年二月丁亥,屠广固。超逾城走,征虏贼曹乔胥获之……送超京师,斩于建康市。”《宋书·武帝本纪》
“丁亥,刘裕悉众攻城……超与左右数十骑逾城突围出走,追获之……送超诣建康,斩之。”《资治通鉴·晋纪》
“六年二月丁亥,屠广固。超逾城走,追获之,斩于建康市。”《南史·宋本纪》

A.刘裕凭此战胜利收复广固
B.慕容超轻敌导致广固失守
C.刘裕与慕容超大战于建康
D.慕容超战败后被斩于建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西汉中期开始匈奴附塞内徙,东汉后期羌、氏入迁关中,特别是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的洗礼,加之各政权反复移民,胡族遍及北方各地,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十六国多数国家为控制境内胡族聚居区,远承曹魏,设立“护军”,北魏继承了这一制度。所谓“护军”是一种军事职官,军政合一,以军统民。护军制下保存部落组织的胡人不必像编户一样交纳赋税,承担徭役,但多半要担负兵役,享受特殊待遇。公元446年,魏廷在较大范围内以郡县制取代护军制。同时将部落民编户化,将各部族人编入政府掌握的户籍中,直接向国家缴纳赋税,

——摘编自侯旭东《北魏对待境内胡族的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实行编户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实行编户制度的主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魏晋时期,人口不过汉代的几分之一,州、郡、县数却不断增殖,远过东汉。此举主要是为了(
A.开发江南地区B.加强控制地方C.强化君主权威D.顺应民族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三国志》载:“景元元年(260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材料中的史实对三国魏晋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有利于南北方人口的均衡发展
B.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
C.促进了成都平原和太湖流域的开发
D.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对峙局面
10 . 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上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这不能说明(   
A.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我国北方处于分裂状态
C.北魏统治范围民族种类众多D.我国处于大分裂状态
2016-11-21更新 | 1744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