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秦汉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北方经济总体上仍强于南方;但北重南轻的局面得到很大改变。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南北政权对峙与竞争B.丝绸之路的开辟
C.南方丰富的人力资源D.江南经济的开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短暂实现全国统一的政权是(     
A.西晋B.东晋C.前秦D.北魏
2022-09-12更新 | 777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统计,北魏最盛时期户口数“已经恢复并超过了东汉时的水平”。《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黄河中下游农副业技术领先于长江流域。这表明南北朝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即将完成B.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
C.土地改革推动经济发展D.北魏农业技术比东汉先进
2022-08-28更新 | 628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表明(     
A.西晋时民族间融合趋势增强B.内迁民族已经完成了封建化
C.少数民族内迁导致西晋灭亡D.内迁民族深受儒家伦理影响
2022-08-05更新 | 1192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林尘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元嘉末年,南朝刘宋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这一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政局稳定国家统一B.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江南经济得到了发展
2022-08-02更新 | 230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晋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皆是高门望族,成为帝室联姻的主要对象(如表)。东晋帝室如此联姻旨在(       

东晋帝室联姻概况

婚媾

人物

出后(皇帝联姻对象)

济阳虞孟母(元帝后)、颍川庾文君(明帝后)、太原王穆之(哀帝后)、琅邪王神爱(安帝后)

尚主(公主联姻对象)

太原王禕之尚寻阳公主、琅邪王嘏尚鄱阳公主、王献之尚新安公主、谯国桓温尚明帝女南康公主、颍川荀羡尚寻阳公主、陈郡谢混尚孝武帝女晋陵(阳)公主

宗室婚

司马道子娶太原王国宝堂妹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观念保守,重视门第
C.拉拢士族,巩固政权D.纯净血统,统一思想
2022-07-11更新 | 347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又增派援军,终于征服了越族,建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秦在统一过程中,派遣数十万内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把中原人民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在南北劳动人民共同开发南方边地的过程中,也修通了道路,特别是修凿了灵渠,使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联结起来。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携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约700万口,南渡的90万口约占其1/8。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长久进步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曹文柱等著《乾坤众生》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为统治越族地区所采取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人口迁徙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晋时期,“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后,大批人口从中原地区外迁。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
A.呈现由北向南的趋势B.开启了经济重心转移
C.造成中原人口大量锐减D.呈现由政府组织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宋书》记载:南朝宋时期,路太后(孝武帝母)的侄孙路琼之去拜访中书令王僧达,被其讥笑祖上是王家的车夫。路太后震怒、请求孝武帝惩处。孝武帝回道:“琼之年少、自不宜轻造诣(拜访)。王僧达贵公子,岂可以此事加罪!”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门阀士族势力较为强大B.君主的权力受到削弱
C.庶族地主力量不断增长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2022-05-02更新 | 951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广东实验中学金湾学校2023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践,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但他没有充分认识和考虑本民族的特点,没有对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区分,既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和对立,也造成了鲜卑贵族的迅速腐化。由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北魏灭亡源于孝文帝改革B.反对民族交融力主维护本民族特色
C.主张应辩证地看待孝文帝改革D.强调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2022-03-09更新 | 1082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林尘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