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示意图反映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和南方开发初见成效B.中华古代文明走向成型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进程加快D.北方少数民族日益活跃
2 . 据统计,曹魏时期的录尚书事、中书监、中书令等八种职官,任职者约114 人,所谓士族只有司马氏兄弟二人,裴秀、陈泰和荀凯等5 人,寥寥无几;而至西晋,上述八种最高职官,任职者约 173 人,其中士族 83 人,宗王外戚 33 人,两项合计已经超过总任职人数的67%。这一变化表明(     
A.西晋王朝统治腐朽B.官员治理能力堪忧C.士族势力日益壮大D.宗王外戚左右朝政
2023-01-15更新 | 247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全市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少数民族统治者此举意在(     
A.提高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B.改变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C.强调自身政权的正统地位D.实现与汉族间的平等地位
4 . 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是中国历史上在新疆地区设治管理的措施,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   ②设置西域都护府   ③设置安西都护府   ④设立伊犁将军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
5 . 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宜改姓元氏 …… ”,故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孝文帝改姓氏的措施(     
A.传播了佛教文化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推动了华夏认同D.加剧了民族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稻北粟格局的形成B.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
C.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D.南方稳定的社会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在这个一体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用武力带来新鲜的血液,而汉族以其传统文化、政治制度和农业文明发挥了重要的国家整合功能。这主要说明(     
A.国家分裂局面与民族矛盾紧密相关B.民族交融是国家重归统一的重要原因
C.尚武精神开始融入了中华民族血脉D.少数民族文化推动了中原文化的创新
8 . 魏晋时期,长江下游粮食产量提高,土地价格增长,经济繁荣的地区从过去寥若星辰的"点",扩展为遍地开花的“面”。出现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赋税制度变革B.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C.北方人民南迁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南朝时期,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令地位很高,“清贵华重”,多由士族担任。但中书省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地位较低的中书舍人手中。中书舍人“既总重权,势倾天下”,多由庶族地主担任。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三省体制初步形成B.中央机构权力失衡
C.门阀士族逐渐衰落D.中书权力制约皇权
10 . 东晋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至宋齐梁陈诸君,则无论贤否,皆威福自专,不肯假权于臣。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专制皇权加强B.统一局面形成
C.士族势力增强D.政治腐朽衰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