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       
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D.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较为突出
2016-12-12更新 | 24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6届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2 . 《资治通鉴》记载了唐代宰相刘祎之的名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天子之命)”。这体现了唐代
A.政治制度的民主进步性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C.统治中枢的分权制衡性D.皇权独尊地位有所削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据记载,徐元庆之父被县尉所杀,后徐元庆杀县尉报父仇。审案时武则天主张无罪释放徐元庆,而大臣陈子昂建议,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在激烈的争论后,依陈子昂的意见做出最后的判决。《新唐书》记载了8个类似的案件与争论。这反映了当时
A.专制皇权弱化
B.宗法观念受到冲击
C.地方吏治废弛
D.注重礼法矛盾的调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唐朝法律允许百姓以击登闻鼓、拦御驾、街衢拦官、投匦方式等非常规方式申诉冤情,如所述属实,则不会受惩罚,“如有不实者,各合杖八十”。这主要说明( )
A.唐朝政府借此使民情上达
B.“街衢接诉”成为政府肃贪重要手段
C.唐朝司法腐败和法律苛严
D.政府利用街道的公众效应教化百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B.门下省和尚书省C.政事堂和门下省D.中书省和尚书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2016-11-27更新 | 772次组卷 | 79卷引用:2013-2014学年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省,宰相之府,所以临百司、统万机、定谋划、出政令,佐天子以安天下者也……□□,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处的文字应该是
A.中书B.尚书C.门下D.内阁
2016-11-27更新 | 176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如图是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皇权一分为三
B.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扩大了宰相的权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