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一份公元701年沙州敦煌县悬泉乡籍记录。这可用于说明,当时该地区(     
户主邯寿寿年五十六岁 白丁 课户见输
女娘子年十三岁 小女
亡弟妻孙年三十六岁 寡
计布二丈五尺
计麻三斤
计租二石
四十四亩已受 二十亩水业
二十三亩□分
一亩居住园宅
合应受田一顷三十一亩
八十七亩未受
A.自耕农经济大量破产B.土地私有制继续深化
C.国家严控着土地交易D.中央政府的权力式微
2024-04-10更新 | 65次组卷 | 1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为唐代两税法实行前后户口数量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可推知,两税法的实行(     

A.导致人口大规模流动B.加剧了土地兼并现象
C.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D.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2024-03-26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3 . 租庸调是均田制时期的赋税制度,它以身丁为本,是一种以丁口为纳税对象的制度;两税法以资产为本,将土地及其他资产作为纳税对象。这种变化反映出(     

A.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放松B.国家财政收入趋于稳定
C.百姓的赋税负担更加沉重D.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中唐以前赋役的主要形式是“租庸调”,其中的“庸”是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遇闰月则加二日,因故不能服役者,每日可折绢三尺;加役十五日者免调,加三十日者租、调全免。据此可知,“庸”的实行(     
A.有利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B.极大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C.解除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遭到了地主阶级的激烈反对
2024-02-25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一大联考(12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唐初对赋役进行调整,主要为:租,每丁纳粟二石,岭南诸州纳米(上户1.2石,次户8斗,下户6斗);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每户每年交绢二丈,绵三两,产布之乡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庸,每丁每年为官府服役20天,遇闰加2天。据此可知(     
A.赋役与经济重心南移相适应B.赋役征收对象以人丁为主
C.实物税比重与经济发展相关D.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2024-02-2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如表。这可体现当时(     
年份史料
贞元元年(785年)南郊大赦天下制:“自立两税,经今六载,或初定之时,已有偏并,或户口减耗,旧额犹存,轻重不均,流亡转甚。”
贞元十年(794年)陆贽说:“(两税法)创制之首,不务齐平,但令本道本州各依旧额征税……旧重之处,流亡益多;旧轻之乡,归附益众。”
A.人口实现自由流动B.各地税负不一致C.户口数量迅猛增长D.均田制遭到破坏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史料记载:“自国家置两税以来,天下之财限为三品:一曰上供(中央),二曰留使(节度、观察使),三曰留州。皆量出以为入,定额以给资。”这种财政分配制度(       
A.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B.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
C.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D.使中央政府职能转变
2023-12-05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唐律疏议·户婚》规定:“田无文牒,辄卖买者,财没不追。”唐玄宗重申此制:“凡卖买(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牒,年终彼此除附。若无文牒辄卖买,财没不追,地还本主。”这种做法(     
A.活跃了商品经济B.表明契税制度日益完善
C.维护了均田制度D.促进庄园式劳作的兴盛
2023-08-14更新 | 31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三)
9 . 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唐朝的两税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以下史实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B.国家一年按照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
C.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劳动时间D.赋役合并折银征收彻底废除人头税
2023-03-28更新 | 30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2023-03-13更新 | 393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7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高考模拟试题(一)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