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王安石变法中改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的旧制,专考经义和时务策,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否定了科举制度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2023-08-15更新 | 179次组卷 | 40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反映了王安石的新法主要触犯了哪个阶层的利益(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王安石是要用新法搞得天下大乱。”
A.大官僚大地主B.皇帝C.平民百姓D.小商人
4 . 韦骧在《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青苗法、募役法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免役法、更戍法D.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2021-01-08更新 | 425次组卷 | 18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戍。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
2020-07-08更新 | 6774次组卷 | 43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
6 .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 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经高达11 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 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衰退B.起义频繁C.兵力不足D.机构臃肿
7 .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019-04-02更新 | 494次组卷 | 28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7届高三第八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78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6-2017学年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二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
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
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2019-01-30更新 | 2046次组卷 | 18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10 . 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夏种、秋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措施是
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D.均输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