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2023-10-02更新 | 15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0-2011学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提出了一整套培养公职人员的办法,努力奠定变法的思想基础与组织基础。首先,他针对学校教育空疏腐败的现实,提出以“尚实用”为原则来培养人才,其教育内容具体来说则包括德性的养成及处理具体政务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显然是培养政治精英或国家治理者。王安石建议,在进士考试中,取消诗赋、贴经和墨义,改为经义和策论。在人才的任用上,他再次强调了德才兼备的传统观点,认为应以个人德才的高低为依据,在社会有序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公共治理功能。他积极推行高薪养廉的制度以遏制腐败。他还提出利用礼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保障。两者结合既是减少改革阻力的“托古改制”,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礼、 乐、刑、政的使用保证国家治理结构有序运行的创新尝试。

——摘编自宋丙涛、张庭《历史教训与当代启示:王安石变法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公职人员培养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公职人员培养思想。
3 . 以下改革措施中有利于形成和巩固小农经济的是
①什伍制   ②均田制   ③免役法   ④青苗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
4 . 目前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由政府提供小额贷款给农民助其发展生产的现象,而在我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措施出现,以下哪次变法中,出现了此类措施
A.商鞅变法B.王安石变法C.北魏孝文帝改革D.李悝变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中,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的是
A.市易法B.募役法C.青苗法D.方田均税法
6 . 王安石晚年在评价其变法得失时说∶"免役、保甲、市易三者,得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害,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据此可知,王安石认为
A.用人和时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B.变法解决了国库空虚的问题
C.保甲市易损害了普通民众利益D.改革是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7 . 《宋史王安石传》记载:“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A.目的是抑制土地兼并B.加重了部分农户的负担
C.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0-11-26更新 | 587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请列举王安石变法中富国之法和强兵之法的内容
9 . 宋代,遇朝廷重要庆典时,官员子孙承恩特许入国学读书并入仕,有的功臣死后,推恩可达20多人。庆历三年,朝廷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朝廷此举力图
A.传承宗法血缘观念B.掌握各级官员的任免权
C.防止权贵垄断官位D.推动科举与教育相结合
2020-09-28更新 | 840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同步练习-【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庆历新政的核心措施是
A.增强收入B.减轻民众负担C.整顿吏治D.重视农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