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2019-01-30更新 | 4490次组卷 | 7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嵩阳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2 .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分析,明代内阁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六部逐渐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C.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2018-12-01更新 | 2810次组卷 | 113卷引用:2013届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
3 . 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罢出丞相,缓和君臣矛盾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
2019-12-11更新 | 174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南省武陟一中东区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功臣勋将
2019-11-01更新 | 156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国古代史上有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一制度是(  )
A.商代相、卿制度B.汉代的中外朝制度
C.明代的内阁制度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2019-12-03更新 | 259次组卷 | 8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郑州市思齐实验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忠诚的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理奏章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D.监察百官
2019-11-15更新 | 520次组卷 | 65卷引用:河南省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自秦朝建立宰相制度以来,历朝的相权在原则上是不可以独自占有的,秦朝和西汉初期,虽然只设一相制,但是有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其左右,以分其权,共同辅佐皇帝,以后汉代有三公制,于是相权便一分为三,从此一人独专相权便被多人共有相权的历史趋势所代替,并被历朝所沿袭,魏晋南北朝时又有了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郎等。隋唐有三省制,三省长官都为宰相,共议国政,几经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宰相群体。

——摘编自瑰晓巍、钟卫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

材料二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不仅使文官失去了宰相作为他们的“意见领袖”,还使所有文武官员的地位和生命、尊严的价值都变得渺小,使绝大多数时期任何一个官员在皇帝面前都显得“人微言轻”……总的来讲,在废除丞相制度后,最高政治权力的运转经常处于失衡或扭曲的状态,舞台上的依靠皇帝暂时亲信而拥有治官权力的人物忠奸贤愚美丑反复变换,严重损害了明代治官活动的连续性、一贯性、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的典章制度越来越形同虚设。

——摘编自渖平《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趋势。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和影响。

8 . 中国的政治制度自古至今绵延流长,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特点,在传承借鉴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帝国以多极简化方式的强力融合,结束了七大战国的裂土分治,使华夏世界获得了统一治权条件下的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秦,确实是中国帝国时代的开创者。

——孙皓晖《大秦帝国》

材料二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秦帝国的建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唐代宰相实行委员制有何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深远影响?
9 .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2019-08-27更新 | 1505次组卷 | 107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10 .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直到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寿终正寝”的标志性事件是
A.汉代设中朝
B.唐代设三省
C.宋代设副相
D.明代废丞相
2016-11-27更新 | 978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