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明初,宗藩地位尊崇,统重兵以镇边塞,只要是朱氏子弟,便有尊崇显赫的地位;宣德后,逐渐出现“宗藩不得预兵事”,“绝其仕官,并不习四民业”和“出城省墓,请而后许,二王不得相见”等规定。这一变化(     
A.说明边疆威胁逐渐减弱B.反映出宗法血缘关系难以维系
C.立足于皇权稳固的需要D.显示出中央政府财政危机加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万历年间,原本属于六部的权力,被内阁侵蚀大半。甚至有官员指出:自高拱、张居正当事(担任内阁首辅),尽欲进其所喜,退其所忌,而科道之臣望风承旨,乃指其所忌弹劾之,择其所喜推荐之。明朝的这种现象(     
A.使内阁制度取代丞相制度B.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C.成为明朝政治黑暗的根源D.推动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 . 明初设置的巡抚,以京官监视巡查地方,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往往事半功倍,能够更好地统领地方,自设立起便注定了向地方官嬗变的“命运”,而专制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这体现了(     
A.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B.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C.中央对地方的不信任D.政府监察体系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代内阁接到奏章后,先用小票写出初步答批意见,即所谓的“票拟”,以供皇帝参考,再交皇帝用朱笔批答,即“批红”。明代的批红实际上多是由司礼监太监负责的。这反映了明代(     
A.权力结构混乱无序B.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C.宰相权力逐渐减弱D.内阁成为法定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所示为明朝内阁发展演变情况。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时期内阁的作用
明成祖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明世宗夏言、严嵩为首辅时, “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
明神宗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A.政治地位的提升B.成为法定的宰相
C.是正式行政机构D.掌握了决策权力
2023-12-19更新 | 184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不许设立宰相,朱元璋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效率B.加强中央集权C.加强皇权D.实现权力制衡
7 . 元朝时,倭寇已开始在东部沿海地区展开掠夺,明初则更加猖獗。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下令实施海禁政策,不仅禁止渔民私自出海,还认为海道可通外邦,故也将其禁止通行。由此可见,明政府(     
A.认识到中日实力差距的巨大B.海禁政策政治目的明确
C.已预判到海防危机的严重性D.对海防建设持消极态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审阅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这本质上反映了(       
A.皇帝依赖宦官B.内阁取代丞相职能
C.宰相权力削弱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9 . 嘉靖三十五年(1556)春,掌吏部事大学士李本奉旨专行考察百官,但都察院却没有参与;1569年,大学士赵贞吉兼任都察院之时,阁臣高拱也在兼掌吏部。这种权力分工(     
A.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B.实现了中枢权力间的制衡
C.加剧了明代吏治的腐败D.使内阁成为法定中央机构
2023-05-12更新 | 554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文昌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破集庆(今南京),并将其改称为“应天府”,建国后又将朝会场所定名为奉天殿,并一改前朝皇帝降诏一般以“诏曰”开篇或者直接书写诏书内容的传统,规定降诏必定要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篇。朱元璋此举意在(       
A.传播天人合一理论B.彰显统治的合法性C.规范公文书写程式D.顺应经济重心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