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明代,文官编织了名目繁多的社会关系网,并美其名曰“谊”,如“出生于一省一县,是为‘乡谊’。同一年考中举人或进士,是为‘年谊’”,还有婚谊、恩师之谊等。“谊”现象的出现(     
A.易造成对专制皇权的威胁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C.推动了基层行政效率提升D.增强了领导阶层内部凝聚力
2 . 明初,朱元璋用严刑酷法惩罚官吏,并设置厂卫特务机构进行监督。此后,他强调禁止宦官干政,并引用《道德经》中的思想,认为“吾为政愈严,犯法者愈众”,又说“朕如宽厚行仁,人将谓朕不明于事;朕如加严,人又指之为暴矣”。朱元璋的困惑,其实在于(     
A.权力机制失衡B.文官体制僵化
C.宦官集团膨胀D.官吏腐败严重
3 . 在明代,皇帝只要对阁臣的信任或“恩宠”稍衰,便会将重要的奏章留中不发或对内阁票拟百般挑剔,此时六部的长官甚至也会趁机刁难阁臣,不听招呼。这反映出当时的政坛(     
A.人治色彩突出B.决策机制异化C.内阁形同虚设D.六部分权制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初四大案: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蓝玉案,是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政治事件。本质上反映了(     
A.争权夺利的内讧B.政治腐败,肆意滥杀
C.削弱了明朝统治D.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2022-09-25更新 | 53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明代,言官的弹劾权是朝中的一大利器。上至内阁首辅,下至州县官员,都受到言官的制约和纠幼。一旦受到言官的弹劾,首辅都得上疏向皇帝提出辞职,除非受到皇帝的挽留,否则便会下台。这反映出明代(     
A.言官权力不断扩大B.政治生态日益恶化
C.专制皇权得以强化D.监察体系趋于完善
2022-09-22更新 | 769次组卷 | 2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历史试题
6 . 明代天顺始,内阁明确实行首辅负责制,此后内阁便形成首辅与次辅、群辅的层级结构与复杂关系。如张璁为首辅时,“事取独裁”,次辅李时“不敢有所评议”,并“随孚敬(张璁)后,拱手唯诺而已”。夏言为首辅时,“当国专甚”,次辅顾鼎臣,“充位而已”。据此可知,内阁首辅制的设立(     
A.源于皇权政治的需要与选择B.提高了中央机关的办事效率
C.表明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导致中枢决策权力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政府设河州卫,以何锁南普为指挥同知:“又遣西宁州同知李喃哥等招抚其酋长,至者亦悉授官,乃改西宁州为卫,以喃哥为指挥”;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元璋派沐英平定洮州叛乱后认为“洮州,西番门户,遂置洮州卫”。明初这些做法旨在(  )
A.强化封建君主专制B.增强边疆经济活力
C.维护国家政权稳定D.削弱土司统治权威
2022-06-27更新 | 883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明太祖亲自撰写的遗诏要求藩王:“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国王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军所王。诸不在令中者,惟此令从事。”该遗诏意在
A.保障君主权威B.减轻政府负担C.提高行政效率D.增强地方实力
2022-06-15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9 . 明初朱元璋分封皇子们镇守各军事重地;朱棣及后来几代皇帝则剥夺藩王军权,护卫兵被撤掉,没有皇帝批准,不能出城、出京、不能做官,甚至不能从事士农工商任何职业,但可按照级别领取丰厚的禄米。这些变化说明
A.边患问题得到解决B.藩王威胁皇权统治
C.藩王自由受到严控D.四民社会结构稳固
2022-05-28更新 | 26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太祖统治时期,制定了《大明律》,内容集中,条例分明,维护专制统治的同时,还增加了经济立法。其增加经济法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改变B.专制统治扩展到经济领域
C.商品货币关系不断发展D.工商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