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顾炎武说:“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他批判的是
A.厂卫机构B.地方割据C.君主专制D.八股取士
2021-05-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声。两者的相同点是
A.强调社会责任感B.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构建新儒学体系D.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信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
A.经世致用B.工商皆本C.民主科学D.重农抑商
4 . 下表是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及其主张,据如表分析,他们都
思想家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0—1695年)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顾炎武(1613—1682年)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王夫之(1619—1692年)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主张
A.倡导“经世致用”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C.主张“工商皆本D.宣传西方民权思想
2021-03-06更新 | 473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高考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王守仁B.顾炎武C.黄宗羲D.王夫之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的是
A.李贽B.王夫之C.顾炎武D.黄宗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末清初顾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两者共同反映了
A.维护封建统治的使命感B.继承传统儒学的教育观
C.弘扬为国为民的责任感D.追求个人名誉的荣辱观
2021-01-29更新 | 475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顾炎武在《日知录·文须有益于天下》中写道:“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这一主张
A.强调了分权众治的主张B.借鉴了西方的启蒙思想
C.倡导了经世致用的实学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9 . 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
2021-01-23更新 | 127次组卷 | 49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东林党人顾宪成在无锡重修东林书院,撰写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在此聚众讲学,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B.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影响广泛
C.王阳明心学空谈玄说进一步传播D.政府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