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后期,蚕桑、棉花、茶叶、丝绸、棉织、陶瓷、玉石、刻书印书、造船、酿酒等生产不断发展;明中期以前的商品流通主要是奢侈品或区域调剂式的流通,其后主要以人们日常需要的粮食、棉花棉布、丝绸等太宗商品为主;隆庆时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一书,列出全国水陆路程143条己所有这一切,促使着一个个地域性商帮在全国各地先后崛起。

——摘编自范金民《明清商人商帮与地方文化》

材料二   明清商帮的活跃在当时引发了“竞以求富为务”“吾郡或右贾而左儒”的价值观念转变,孕育了以浙东学派为代表的强调“经世致用”、提倡“四民皆本”(“五、农、工、商”称为四民)的学术思潮。该研究证实,在历史.上有商帮兴起的县,当地居民自主创业的概率、选择以私营企业雇主以及自营劳动者为职业的概率均有提升。换言之,即历史上商业繁荣、商帮组织活跃,所形成的传统商业文化鼓励着当代居民的创业行为。

——摘编自周黎安《明清商帮跨越时空的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商帮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商帮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正德年间《姑苏志》记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至震泽镇30里,南至南浔镇50里。这表明当时(     
A.实力雄厚的商帮已开始兴起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
C.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D.已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五代是草市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段,这一时期的草市上除农户出售自用有余以调配余缺之外,城市市场出现的珍玩宝器等奢侈品亦充斥其间。草市的数量和种类与前代相较也有增加。一些草市则分布在茶山附近,形成所谓茶市。与茶市类似者还有“鱼市、药市、桔市、莱市”等类。唐代中期以后,体现浓郁巴蜀地方特色的小市、酒市、江市、柳市、药市、蚕市、茶市等大量涌现。以特殊商品为交易对象的专业化草市也较为普遍。伴随这些专门化草市的繁荣,其经营范围突破了单一产品的限制,交易范围不断扩大。隋唐时期草市发展的特点之一为江南草市发展迅速,北方草市兴起滞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商品交换频繁,城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内部泾渭分明的坊市界线被突破。商业活动范围由市伸展至坊,坊内店铺不断增加,营业不再受时间限制,夜市出现并迅速扩张。城市内部坊市店铺林立,发展为商业中心。

——摘编自冯兵《草市:隋唐五代乡村市镇化的历史典型》

材料二   1850年以前的三个世纪中,江南工业在江南市镇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19世纪初,在江南大部分地区,工业的地位已与农业不相上下,甚至已经超过农业。据统计,16791833年的155年,中国生丝的出口量逐年增加,到90年代初,中国生丝出口量突破10万担,主要来自江南的市镇。江南市镇的手工棉纺织业,以其工艺的精良,使得欧洲国家的手工棉纺织业相形见绌。从松江府上海县乌泥泾镇起步的棉花种植与棉纺织业,导致松江府及其周边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使农业经济与农家经营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并为农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纺纱织布业带动了市镇的染布业、踹布业的发展。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带来的优质生丝、丝绸、棉布,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海外,后起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把中国商品卷入规模更大的全球化贸易之中。随着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市镇上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踹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五代草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的市镇与隋唐五代相比有哪些新变化,并指出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朝后期,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提出“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李贽提倡“童心”说,“认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出现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儒家伦理纲常崩坏失去活力B.市民阶层的日益发展与壮大
C.理学趋向实用主义追求私欲D.重农抑商松动商品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6世纪,南方每年向西北军镇运送至少500万两白银,后因采购东南各省物资,白银回流南方。白银用作税收后有长达几个月的时间离开市场流通,加之江南的许多家庭贮藏了成千上万两白银,致使白银严重不足。这些现象可用于说明(     
A.边疆危机导致经济严重衰退B.国家金融信用濒临崩溃
C.商品经济发展面临现实困境D.政府赋税改革收效甚微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6 . 明清重要知识点归纳
明清①农业:
____剧增土地兼并严重
租佃关系普及
高产作物引进
农产品商品化
赋税变革:________
②商业、手工业:
商品经济繁荣
白银成为主导货币
商帮兴起
南北方跨区域贸易
大量工商业市镇
____关系
____成为主导
外贸出超地位
江南经济结构变化
③政策:
海禁政策
闭关政策
重农抑商(官方强化;民间松动)
大一统。
专制集权的空前____
封建专制走向____
明:废丞相
设内阁
内阁首辅
清:军机处
密折制
集权顶峰
八股取士
进步思想
理学僵化
儒学____
市民
文化
小说
传统科技落后于
近代科学

2022-09-1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04中国古代史之明清时期-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2022-09-08更新 | 464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北京卷历史真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钱庄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约在明朝中叶以后)出现的一种商业信用机构。它起源于银钱兑换,其后逐渐发展为办理存放款项和汇兑的机构。清代钱庄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东南各大城市。设在北京、天津、沈阳、济南、郑州等地的银号,其性质与钱庄相同。票号是清代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信用机构。道光初年山西平遥县日升昌票庄是最早的一家票号。其后,平遥、祁县、太谷三县商人相继设立票号,形成山西人独占的一大新兴行业,通称山西票号。外国人称之为山西银行。

——摘编自沈泓《民国纸币收藏与投资》

材料二 法国人让·里瓦尔在《银行史》中说:“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被认为是近代中央银行的鼻祖。”18世纪后半叶,英国的银行组织被所有的欧洲观察家视为样板。亚当·斯密于1776年在《国富论》中就写道:“英格兰银行同政府本身一样稳固。”英国银行业在当时领先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银行”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英国银行业在17—18世纪“领先世界”的因素。
2022-08-30更新 | 258次组卷 | 3卷引用:货币与赋税制度-选必1-2023届高三一轮课时练习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清时期的震泽镇,在元朝时只是一个小村落,居民仅数十家;明中叶后增至三四百家;清初,由于丝织之盛,货物并聚,该镇居民达二三千家。这一变化反映了(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分工B.跨区域商品贸易的繁荣
C.政府积极推行惠商政策D.市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中后期,当国家财政或国家救济发生困难时,明朝政府会向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商帮寻求帮助,作为奖励或交换,商人被授予“义民”“冠带荣身”等荣誉称号,以及给予国子监的入学资格。由此可见,明中后期(     
A.抑商政策因时局而改变B.国家承认商人的社会财富
C.商帮介人国家经济命脉D.商人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