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19世纪末日本对外扩张事件,正确的是
①打开朝鲜的门户
②吞并琉球
③侵略中国台湾岛
④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②③①④
2 .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2018-06-09更新 | 10021次组卷 | 101卷引用: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06-09更新 | 14922次组卷 | 148卷引用:湖北省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2018-05-18更新 | 211次组卷 | 55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张之洞认为,中国物产之盛甲于五洲,但因交通不便,工艰运贵,所以出产不多,销售不广,且土货往往质粗价廉,只有经过机器、化学的加工.才能变粗为精,实现增值。由材料可知,张之洞认识到
A.经济对国家实力有重要影响B.中国处于商战劣势的根源
C.大机器生产对商战的重要性D.专制政体导致了商战不利
2018-05-08更新 | 342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轮船招商局最初由旧式沙船商人出身的朱其昂主持,招股困难重重,而买办唐廷枢、徐润接手以后,短时间内即招足100万股本;上海织布局在郑观应入局之前后,其局面之不同也与之同类。符合史论的是
A.买办阶层一定程度上代表先进生产力
B.民族资产阶级兴起于近代官办企业
C.洋务运动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实业兴国已成为近代民族思想主流
7 . 从1895至1913年,至少有136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在华建立。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太平天国运动中,一方面在《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天下人”平分“天下田”;但也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说明太平天国(  )
A.比较注重加强法律制度建设B.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的范畴
C.政策法令具有极大随意性D.经济政策与政治制度脱节
9 . “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这次“战败”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学者方之光指出,洪秀全“虽犯了这样那样的甚至严重的错误”/‘仍不愧为近代历史上伟大的农民革命家。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洪秀全
A.制定了反映农民要求平等的纲领
B.大力借助西方宗教思想
C.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D.将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