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圆明园世称“万园之园”,她被劫掠焚烧是在哪次侵略战争时期?图3的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影响?
(2)图2反映的事件发生在何时?哪一条款突出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
材料二

(3)材料二是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的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什么?并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4)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
2 . 晚清户部给予一个近代企业的评价是:“谋深虑远,实为经国宏谟,固为收江海之利,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之机,尽在此举”。这一企业属于
A.洋务派的军事工业B.洋务派的民用工业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D.官僚资本主义工业
2016-12-12更新 | 130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 昨电示传播,台民不服闭市,绅民蜂拥入署,哭声震天。二百年来文物之邦,忽沦化外,流离迁徙,谈何容易!其惨自不待言。土勇数十营,誓愿与战,撤时断不肯缴军装。日人登岸,民必歼之。”与这一场面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4 .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生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16-12-11更新 | 608次组卷 | 39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所以“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道”。这主张(   
A.强化了“华贵夷贱”的思想B.制约了洋务运动的持续发展
C.强调学习西方政治法律制度D.开启了西学渐入中国新时代
2016·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6 . 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C.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2016-11-27更新 | 1050次组卷 | 32卷引用: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7 . 1896年,清政府设立商务局,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成为仅次于外务部的第二大部,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同时将商部和传统的工部合并,成立农工商部。这些措施
A.挽救了清朝统治危机B.削弱了地方的财政C.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D.表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
8 . 下图显示了19世纪后期中日海军编制。两国海军编制的差异
A.为东亚国际格局变化埋下伏笔B.源于近代化指导思想完全不同
C.表明中国比日本更重视制海权D.证明中国海军的建制更为先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评价太平天国,不能非此即彼。无论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如何,无论洪秀全其人如何,也不能反过来说大清就是好的,大清的镇压是正义的,大清不需要被革命。”这一观点认为对太平天国运动应该
A.遵从革命史观来评价B.功过折中进行评价
C.结合事实作具体分析D.主要肯定其反清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858年6月,清朝某大臣上书:“国家内匪未净,外患再起,征调既难,军饷不易,此战之不可者四也。”该奏折论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①鸦片战争
②太平天国运动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