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的国防,从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历经数千年,并随着20多个朝代的盛衰更替和社会制度的演变而不断发展。传统国防理论认为,农业自古是经济命脉,也是国防基础,古代兵家几乎一致主张寓兵于农,兵农结合。著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构筑的以长城城墙为主体,与其他工程设施相结合的连续线式工程体系。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一再掠扰,历史上的统治者还积极推行实边固边的政策,包括在边关要地配置边防军、输粟实边、徙民治边等。

——摘编自宋杰《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等人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并进而意识到加强国防要走发展军事工业的道路。进步思想家王韬在遍游欧洲诸国及日本后,对国防产生了新的认识。他十分重视钢炮巨舰时代新的科学技术对国防的影响,不厌其烦地介绍国人很少知道的黄色火药、气球、撞针步枪和精确的军用地图等。同时强调,两国交兵不仅是手持武器的军队搏斗,也是两国政治制度的较量。哪个国家的政府得到民众支持便会获胜,否则必败。他在《普法战纪》一书中,第一次从国际战略角度分析了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形势。19世纪70年代海防、塞防危机的同时出现也迫使清政府把军事建设的重心由内地转向边海防。

——摘编自刘庆《中国古代国防政策及其在近代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防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国防意识的新变化。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左宗棠(18121885),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早年醉心科举,失意后潜心经世之学。1852年太平军围攻长沙,左宗棠投入到保卫大清的阵营。镇压太平天国后,奏请设立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培养造船与海军人才。西北事起,改任陕甘总督,平定捻军起义和甘肃回民起义。七十年代新疆危机,左宗棠建议立即出兵新疆收复失地。清廷命左宗棠督办新疆事务,他为自己准备一口棺材,走到哪里,抬到哪里,以示收复新疆的决心和勇气。左宗棠制订了“缓进速战”“先北后南”等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进军中注重民心向背和严明部队纪律,在新疆各族人民的配合下仅一年多即收复除伊犁外的全部失地,以武力维护了国家统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概括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左宗棠。
2023-05-1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平许济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2024·湖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永元元年秋七月,国舅、车骑将军窦宪,述职巡视,出兵朔方。军校们像雄鹰般威武,将士们似龙虎般勇猛,这就是天子的王师。六军具备,及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等人,猛骑三万。战车疾驰,兵车四奔,辎重满路,一万三千多辆。……越过“涿邪山”,跨过“安侯河”,登燕然山。践踏冒顿的部落,焚烧老上的龙庭。上以泄高帝、文帝的宿愤,光耀祖宗的神灵;下以稳固后代,拓宽疆域,振扬大汉的声威。

——摘编自班固《燕然山铭》石刻译文

材料二   左宗棠率军击败阿古柏后,派官兵前往各城视察,发现“满营房屋久已掬为茂草”“满城倾圮,瓦砾荒凉”,官兵们“无营署可住,进退维谷,殊形狼狈”。……左宗棠于光绪三年(1877年)上奏光绪帝,提出:“新疆地段较远,他族通处,故土新归,治内治外,事同草创,非规模早定,废坠无自而”“天山南北两路,还隶版图,气象一新,中外群属,耳目诚及,此时早定大计。”“为新疆画久安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以求将新疆与内地行政区划统一起来。”

——摘自《晚清新疆设省始末》等

(1)从史料载体的角度,写出材料一中《燕然山铭》石刻的史料类别,指出其记载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天子的王师”能“践踏冒顿的部落,焚烧老上的龙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以求新疆与内地行政区划统一起来”的因素。根据材料一、二、从历史影响的角度,用一句话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
2024-04-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华蘅芳(1833-1902),晚清中国著名的数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机械工程专家,也是近代中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代军工专家。1862年,华蘅芳应邀加入了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用3个月的时间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接着又设计制成我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轮船-“黄鹤号”。同年,他应李鸿章邀请到上海机器制造总局参加筹建工作,并参与了火炮和火药的研发、设计工作。1885年,他应李鸿章邀请赴天津出任武备学堂的数学教习。期间,他和同校教习的孙筱槎一起制造了一个氢气球并且试飞成功。华蘅芳呕心沥血翻译了许多西方的数学和军事学著作。其毕生共翻译西方自然科学书籍12种,160余卷。他翻译的《地学浅释》是中国最早翻译的西方地质学书籍,影响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他与傅兰合作译出的《决疑数学》一书,首次把西方概率论引入中国。他一生潜心科研事业,著述丰富,蜚声遐迩,学生布于四海,却终生不求仕途进取,以布衣素食为足,“身殁之日,家无余财”。

——摘编自邵红能《科海回眸:我国近代科学先驱——华蘅芳》


(1)根据材料,概括华蘅芳对近代中国发展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华蘅芳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2024-03-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汉口开埠后,西方国家竞相在武汉地区建工厂、设银行、兴航运、办洋行,汉口被迅速卷入国际市场。但在西方经济、文化力量的冲击下,武汉只消极地成为外国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供应地。当时主政湖北的官文、曾国荃、李瀚章等,思想偏于僵固,自卫自守的观念强,竞争和分利的意识弱。因而在开埠后二三十年内,在湖北由国人自办的近代工厂蹒跚不能起步。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充当了湖北、武汉地区早期近代化的设计者。正是在这个时期,湖北地区从手工业生产进入机器生产,武汉崛起成为中国中部腹心地区的工业基地。张之洞以军用工业、钢铁工业为先导,并采取重轻工业并举、军用民用并举的办法,兴建武汉近代工业体系,修建铁路发展交通,推广邮政发展电讯,鼓励商业发展。

——摘编自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武汉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武汉发展的历史影响。
2023-05-1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农村重点高中协作校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近代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洪秀全《原道觉世训》等“万姓同出一姓,一姓同出一祖”“所谓一本散为万殊,万殊总归一本”“予想夫天下凡间人民虽众,总为皇上帝所化所生,生于皇上帝,长亦皇上帝,一衣一食并赖皇上帝,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死生祸福由其主宰,服食饮器皆其造成。”
康有为《大同书》“公侯继轨,乳臭承袭。投于寒门,不得高爵”“欲人道至于太平,享大同之乐,亦最为巨碍而不得不除之(压制)也”“大同之世,全地皆为自治,全地一切大政皆人民公议”“当大同之时,工厂既尽归公……厂主俨如古邦君。其分管各职之伯,其补助之亚、管数之府、记事之吏如大夫,其群管工之旅如士,其巡察之胥如下士,作役之徒如民,其议工之院如朝廷。”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等“人人不独亲其亲,人人不独子其子,是为大同世界;大同世界,即所谓天下为公,要使老者有所养,壮者有所用,幼者有所教”“夫苏维埃主义者,即孔子之所谓大同也”“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即为国有;国为民国,国有何异于民有?国家以所生之利,举便民之事,我民即共享其利”“国家为一大业主。”

——摘编自沈善洪、王凤贤著《中国伦理思想史》(下册)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三人提出的“理想社会”有何异同,并简析中国“理想社会”实现的合理途径。
2023-05-08更新 | 46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胡林翼作为湘军重要将领,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名臣,时人都认为胡林翼的治行才望在曾国藩、左宗棠之上。李慈铭说胡林翼“老谋深识,烛照不遗,固中兴第一流人”,王闿运曰“中兴之业,实基自胡”,而沈卓然认为胡应位列同治中兴功首,指出“世徒知曾、左之贤,而不知胡文忠固在曾、左之前。盖胡公之学与才,实无逊于曾、左;而于政治、文章、经济、军事,固无所不学,无所不致其用也。更考其生平,不独坐镇武昌,坚守不摇,以扼形势之要;且于课厘馈饷,擘画尽善,遂使当时诸军无饥馁之扰,克奏中兴之业。由此而论,允推功首。即其察吏安民,兴利除弊诸政,亦皆大端,足为后世之法式”。

——摘编自刘忆江《胡林翼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同治中兴”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沈卓然认为胡林翼“应位列同治中兴功首”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平天国初期的科举考试年年进行。另外,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除以天王生日为期的“天试”外,一年四次的京试各自开科取士,各自出金榜。为倡导男女平等,这一创举对近现代女子教育可谓功不可没。

太平天国科举对于考官的选拔虽然是认真的,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选拔体系,然而完备的考官制度却挽回不了太平天国虽有众多科考出身之人,题目写错、抬头写错者不录,误写避讳字面不合天情者不录,应试士子需按照这些题目阐发“天教”教理。这对于长期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摘编自吕子辰《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


(1)根据材料,概括太平天国科举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太平天国科举改革的作用。
2023-10-22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将原赵、燕、秦长城连接并置机动部队,夺回匈奴手中的河套地区,并采取建灵渠、派军征服和设郡县等措施控制岭南地区。汉初,在北方边界扩建长城,设渔阳、上谷、蓟县等几个防御据点,以和亲求得暂时稳定;汉武帝通过三次大战,将匈奴逐出漠南地区,建立以呼伦贝尔大草原、阴山、祁连山等为中心的防线;汉宣帝设立都护府管理西域,同时对西南地区采取笼络手段。唐朝建立后,因无法对中亚、西亚、外东北等地区实行有效控制,于是采取“羁縻”政策。元朝在西藏、青海、外东北、西伯利亚东部设置行省,直接管辖边疆地区。康熙停修长城,对蒙古各部恩威并济,征服准噶尔势力等,确立辽阔疆域版图。

——摘编自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远洋舰队的威胁远超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军团,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对华威胁增大,染指台海地区。李鸿章等部分官员意识到东南沿海防御的重要性,通过洋务运动建立近代海军试图加强海防。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北地区依然面临严峻威胁,沙俄与英国支持的阿古柏侵入新疆,左宗棠继承林则徐“塞防论”,极力推动收复新疆,还主张大规模“移民实边”;清廷对关内开放东北地区,使后来的“闯关东”成潮流。内蒙和东北的进一步开发,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侵略,但无力避免外蒙20世纪20年代出现裂变。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方式和效果。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边疆治理的变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7年(清朝)学部总务司所编《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显示,全国共有女学堂428所,教员1501人,女学生15496人。详情见下表。

1907年全国女学堂分布状况一览表

所在地区

学堂数(所)

教员数(人)

学生数(人)

京师

12

59

661

直隶(含天津)

121

168

2523

奉天(今辽宁)

12

60

694

黑龙江

2

4

90

山东

1

6

54

山西

5

15

149

陕西

10

20

154

河南

3

4

84

江苏(含上海)

96

644

4198

安徽

2

12

86

浙江

32

138

995

江西

6

13

155

湖北

不详

21

477

湖南

7

36

412

四川(含重庆)

70

157

2246

广东

6

39

391

广西

17

26

589

云南

18

34

1027

贵州

5

24

267

福建

3

21

244

—摘编自乔素玲《中国近代女学地域分布探析》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末女子教育的认识,并加以阐释。(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