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2 道试题
1 . 1896年,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是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1-03-1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日本人永地秀太绘制的画作《下关讲和谈判》。此次谈判结果
A.使中国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B.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导致了义和团反帝斗争全面爆发D.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 . 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表示:“永眠的中华开始觉醒,日本给予清国的刺激,相信对我国将来的进步会发生最有益的影响。”据此可知,李鸿章认为
A.《马关条约》加深了民族危机B.该战争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4 . 历史学者马勇认为中国近代一场战争“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也让因“同光中兴”而恢复的自信丧失殆尽。此后,孙中山、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一大批政治新秀相继出场,由他们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历史大剧。”这场战争
A.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B.使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使民主共和成为主流思潮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2021-02-05更新 | 459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843-1894年间,中国出现了许多外国工厂,主要从事轮船维修和农产品加工,同时也涉足肥皂,火柴、水泥、食品等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据此推知,该时期
A.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重心发生转移
B.中国对外出口商品已涵盖各个领域
C.洋货已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D.既有条约无法满足列强的利益需求
6 . 《马关条约》签订以来,晚清“小说界革命”中曾一度兴起“科学小说”,如《世界末日记》《黑暗世界》《月球殖民地小说》等,在社会上流行一时。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清廷腐朽的专制统治B.列强瓜分狂潮的刺激
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D.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2021-01-1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里长、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二十一条”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D.《马关条约》签订后
2021-01-16更新 | 556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线上检测历史试题
8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东南沿海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1858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又开放沿海、沿江11处通商口岸;1895年《马关条约》又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主动顺应资本主义的潮流B.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特别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D.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9 . 《普天忠愤集》是甲午战后颇为流行的中国第一部民间抗日诗文总集,卷首印有光绪皇帝关于甲午战争的六道上谕,并以上谕中的“忠愤”作为全书的指导思想和编写标准,目的是“使读之者因耻生愤,因愤生励,秉其公忠,群思补救。”这表明当时中国
A.救亡图存成为社会共识B.近代人们民族意识尚待提高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近代民主革命思想已经萌发
10 . 鸦片战争后,各国在华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是非法的。1882年,美国曲解中法等条约中“工作”一词,声称包括美国在内的有约国人享有在华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的权利,为清政府拒绝。列强最终取得在华设厂的合法权始于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