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3 道试题
1 . 日俄战争期间,无数的中国老百姓惨遭日俄军队的杀害,还有很多青壮年被迫参加战争,成为了炮灰。据史学家不完全统计,在日俄战争中,中国平民死亡了2万多人,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但当时清朝政府居然以“日俄均为大清友邦”为由,宣布中立,这一举动可谓是匪夷所思。这反映了清政府(     
A.国力衰弱腐败无能B.固守天朝上国传统观念
C.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D.坚持“中外友好”外交思想
2023-12-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是清朝大部分士人在19世纪40-70年代末对西学的看法,据此可推知(     
时间大部分士人的看法
19世纪40-60年代末主张“重德轻技,德成而上,艺成于下”“学而优则仕”,视西学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
19世纪70年代末今则几于人人皆知洋务矣,凡属洋务人员,例可获优缺,擢高官,而每为上流所器重,侧席诰求;其在同僚中亦以识洋务为荣,嚣嚣然自鸣得意,于是钻营奔竞,几以洋务为终身捷径。
A.洋务运动成果得到社会认同B.政府近代化的努力赢得认可
C.西学成为社会主流价值取向D.科举选官制度遭到人们唾弃
2023-11-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前期,大凡官员上奏,除“循例”上奏事件外,大都朱批“该部议奏”,反复议奏之后才可实施。晚清地方官员设置新的财政机构,开征新的税捐,大多事后上奏,或者不予上奏。20世纪初清廷收回权力的企图也因督抚的反对而告终。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治体制变革的紧迫性B.地方势力逐渐倾向革命
C.清朝统治瓦解的必然性D.地方自治挑战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传统外交礼规被进一步打破。清政府1866年派斌椿赴英考察。1868年任命蒲安臣为中国首任全权使节出访各国。1875年任命郭嵩焘为驻英公使,对西方的遣使要求作出了对等性反应。这表明清政府(     
A.主动遣使解决外交争端B.初步接纳西方外交体制
C.彻底放弃传统外交惯例D.努力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2023-11-20更新 | 6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72年,清政府派郭嵩焘出使英国,国内文人嘲笑郭嵩焘,有人写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见容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离开)父母之邦。”由此可见(     
A.封建保守派破坏洋务运动B.士人仍以天朝上国自矜
C.郭嵩焘具有近代法律意识D.政府经济变革步履艰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63年,曾国藩在其奏稿中提到,“由臣设法查禁外,轮船往来剽疾,稽察尤难,应请旨敕下总理衙门,照会英法各国公使,于金陵未克以前,不得在该城外停泊轮船,庶该逆城孤粮绝,不至又成持久之局”。该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A.清廷丧失贸易主权B.英法暗中支持反清斗争
C.洋商利用战乱谋利D.中外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7 . 鸦片战争后,面对外来侵略,魏源主张在必要时以守内河为主,放弃对外洋和海口的控制。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认为,在“近日财用极绌”的情况下,务必“统天下全局通盘合筹”,必要时主张弃新疆而保海疆。这反映了(     
①列强对华侵略重点转移   ②中国人海权意识的觉醒
③晚清国防实力较为有限   ④太平天国牵制清朝精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洋务派从京师到地方兴办了30多所培养外语、水师、船舰、兵工、铁路、电报、测绘等人才的新式学校、同时派遣幼童出国留学,培养了大量的外交翻译人才、科技人才、军事人才和师资人才。这说明当时(     
A.近代化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B.选官的主要方式发生改变
C.洋务运动得到士人阶层普遍支持D.洋务派注重笼络外来人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90年在筹建铁厂选址时,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曾说:“大冶路远,照料不便,若建于汉阳,吾犹及见铁厂之烟囱也。”考量多方因素后,张之洞将铁厂定址于汉阳(如图所示),汉阳铁厂的选址折射出当时(       

   

A.官僚资本主义发展的复杂性
B.汉阳成为洋务运动中心
C.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区域发展
D.近代化进程的艰难曲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61年,咸丰皇帝病逝,遗诏任命载垣、肃顺等八人为辅政大臣并控制朝局,引发慈禧等人不满,于是发动政变处死载垣等人,史称“辛酉政变”。政变后,清廷权力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奕䜣被任命为议政王,并发布诏书一再强调中外和睦方针。据此推断,辛酉政变(       
A.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B.表明清廷与列强关系缓和
C.反映清政府半殖民地化加深D.体现晚清外交观念近代化
2023-11-0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