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7年,本着“与洋争利”“夺取英法等银行的商股”的目的,在盛宣怀的推动下,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效仿西方各国印发、筹缴债券,并在上海承办股票市场,成为华资银行的开拓者。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社会新旧观念碰撞激烈B.洋务运动路线发生改变
C.列强经济侵华方式转型D.中外反动势力同流合污
2023-12-28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魏源《原叙》对“夷之长技”的赞许以及“师夷长技”的主张在二十年之后得到集体性回响。其时有感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郑观应、王韬、薛福成等一批洋务思想家发出“警世危言”,主张“采西学”,“制洋器”,广取“诸国富强之术”。这体现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救亡的正确道路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C.已经改变文化自大心态D.代表了新兴阶级的利益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门德尔斯1969年首次提出原始工业化理论,1972年将其扩展为“主要分布在农村中的工业的迅速发展,它伴随着乡村经济的空间组织的变化”,中国明清江南工业是“超轻结构”,纺织业是明清江南工业中最大的部门,在对整个江南地区棉布产量的估算中,“明后期江南的棉布产量为5000万匹,清中期为10000万匹”。斜身式花机的出现大大改进了织机的性能,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工人操作的精确度,发展了纹络花样等工艺,此外棉布的染色技术也有提高。在棉纺织业中最重要的分工为织和纺两大工序的分离,手工业生产与农业的分离,家庭内部的分工。江南的松江、苏州、无锡发展为棉纺织基地。

——摘编自李伯重的《江南的近代化》

材料二   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谓李鸿章不知洋务乎?中国洋务人士,吾未见有其比也。谓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摘编自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早期工业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023-12-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雅礼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迫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宗教构梦”指的是(     
A.创立拜上帝会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发动北伐D.制造天京事变
2023-12-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同为切齿者,海军水师提督丁汝昌身荷厚思,委以重任。今年又蒙思赏尚书衔,当如何尽心图报。题闻其带船出洋以未遇敌舟无从接仗,退守威海,藉口固防,并欲告病求退,李鸿章亦未参奏。

——摘自《礼部右侍郎志锐有关方伯谦接统丁汝昌之船之奏招》

日本防卫厅所存《黄海海战彼我阵形略图解》(第六号)、《黄海海战两国舰队队形图》第七号、第八号原始记录:3幅图标记时间清楚(均为日本东京时间,早北京1小时);每图均有古日文记叙;另有各舰航行轨迹;其中第八号标画很清楚,在第八图日本第一游击队吉、高、秋、浪等四舰追击经、甲、济等3舰,其中4时30分击沉经远,至5时30分改南航归与本队汇合。

——摘编自林伟功《新发现的中日甲午战争史料及思考》

材料二   陈独秀曾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国土的割让,使举国上下如大梦初醒,稍有知识者大多承认了富强之策。”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外媒却评中日甲午战争:“既是日本的胜利,也是中国的胜利!”

——摘编自施亚英《中国的觉醒与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则材料史料价值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中日甲午战争:既是日本的胜利,也是中国的胜利!”这句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内容。到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时,仍有此项内容,而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却没有此项内容了。这反映出(     
A.清政府统治根基的动摇B.列强在华矛盾的加剧
C.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变D.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洋务运动时期,公费派出120名幼童赴美留学。他们主要来自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且分布非常集中,如广东幼童中有一半来自邻近澳门的香山县。由此可知,当时(       

留学幼童来源地


A.不同地区人们观念存在差异B.各地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C.科举考试的吸引力在减弱D.广东等地区教育水平较高
2023-12-05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蓝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太平天国控制着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且太平天国不承认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据此推断,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维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B.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C.阻碍中国近代化的步伐D.保护富饶地区的生产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提出固守海岸的陆防战略。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提出与外敌决胜于洋面的海防战略。这一变化是基于清政府(     
A.海军实力的增强B.宗藩体系的稳固C.海防意识的萌发D.洋务运动的兴起
2023-12-03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昭陵实验学校等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的《遗折》,言生前所不敢言:“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张树声上书《遗折》的原因是(       
A.专制守旧势力顽固而强大B.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C.西方民主制影响日益深入D.官督商办企业得到发展
2023-12-0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4届高三1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