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大都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通过招募商股筹集资金。轮船招商局第一期股银拖延了六年才招齐。然而,19世纪80年代初却出现了股份投资热,轮船招商局每股100两的股票在当时曾被卖到每股253两,开平煤矿的同额股票也被卖到每股250两。这一时期的“股份投资热”(     
A.缘于洋务派指导思想的转变B.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C.利于推动传统社会结构瓦解D.受到群众性反帝运动的推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刺激,传统的自然经济在沿海沿江口岸地区逐步瓦解,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开始了举办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在这些因素的交织作用下,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通商口岸的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摘编自徐国利《中国近代儒商的形成和近代儒商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虽有初步发展,但存在许多弱点。1895-1913年创办的549家厂矿中,资本在百万元以上的大企业仅17家,资本在十万元以下的小厂却有303家,占总数的55.2%。同时,民族工业大都是投资少的轻工业,重工业缺乏发展的条件,尤其是作为工业基础的机器制造业更难发展。民族工业的机器厂实际上大都是不能制造机器的修配广,而进口的机器也很少,产品达不到价廉物美的市场需求。外资在华企业凭借特权,一般获利较高,以此为诱饵,招华商入伙附股,结果往往被兼并或倒闭。

——摘编自庄鸿锋《甲午战争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存在的问题。
2024-01-1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平高高级中学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争名称

时间

发动国家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1840~1842

《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

日本

1900~1901

德国等8

《辛丑条约》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入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紫,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表格中①②③处应分别指什么。《辛丑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列举3例1840-1900年间的重大史实,实证中国各阶级“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2024-01-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平高高级中学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数量变化曲线。这一变化说明(     
A.军用企业使晚清政局稳定B.洋务企业走出了发展的困境
C.民用企业的生产面向市场D.中国早期现代化尝试的深化
2024-01-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 (四)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1861年某思想家提出的主张。与洋务派相比,其主张的特色在于(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中国)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A.完整阐述了“中体西用”的内涵B.充分认识到了中国伦理纲常的价值
C.冲击了顽固派对中国传统的坚守D.超越了洋务派富国强兵之术的阐释
6 . 近代以来,中国不断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英勇的中国军民也不断掀起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下面是某位同学做的相关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填(       
A.郑成功驱逐殖民者收复台湾B.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
C.刘永福率台湾人民武装抗日D.杨靖宇率东北抗联牵制日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是不同时期有关李鸿章的评价。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时期评价
晚清时期李鸿章是晚清近10年来第一流紧要人物.但不能“将中国之失政尽归于李鸿章一人”。……但他误国之罪“无庸置论”,他的外交历史,实失败之历史。
民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称其汉奸,认为其仅能为清廷保其私产,而不能为国扩其利益。
A.学者立场和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评价B.上述材料均为研究李鸿章的一手史料
C.历史研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D.今日价值标准是衡量历史结论的依据
8 . 《辛丑条约》第二条第二款要求清廷以上谕公告若干城镇停止文武各等级科举考试五年,并在附件八列举相关城镇,其中山西省22地;直隶省13地;东三省6地;河南省2地;浙江、湖南、陕西各1地。这一条款意在(     
A.惩戒支持义和团的地区B.扶植南方势力主导政府
C.培养亲西方的新式官僚D.动摇中国传统意识形态
2024-01-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土地制度和“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圣库制度,其中的土地制度几乎没有落实,但圣库制度从金田起义到太平天国中后期都有明确推行。这一差异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农民的质朴愿想B.统治阶层的腐化
C.严峻的战争形势D.指导思想的异变
2024-01-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投,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中国近代史“冲击——反应”理论。以下是费正清对该理论的解读:“西方是19世纪震撼全球的技术进步的发明者,而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传统,则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近代化”。

——《剑桥中国晓清史》

中国19世纪至20世纪初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9世纪前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1895年康有为公车上书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95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98年维新变法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
19世纪40年代魏源编纂《海国图志》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20世纪初清末新政
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1905年革命派组建同盟会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1864年阿古柏入侵新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1865年
1875年
江南制造总局建立
左宗棠发兵新疆
1915年
1915年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新文化运动开始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919年签订《巴黎和约》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冲击一反应”模式的看法,(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3-12-31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