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严复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替矣。”这场战争之后(   )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021-08-22更新 | 661次组卷 | 8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B.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2021-08-21更新 | 253次组卷 | 6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民生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有李鸿章、曾国藩等,只注重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与上述信息相关联的是
A.义和团运动B.洋务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
2021-08-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这说明洋务运动(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C.为封建统治服务的自救运动D.洋务派讲究策略
2021-07-2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为1894~1900年间日本对华棉纱输入额占中国棉纱进口总额的比重状况。图中数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条约》降低了中国关税B.《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
C.日本在华大批设厂的促进D.清末“新政”改革的推动
6 . 苗金干曾说:“面对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惨败的现实……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反映出洋务运动(     
A.开创了近代教育的先河B.瓦解了本国的封建经济
C.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力量D.开启了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2021-04-0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2-13高一下·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该观点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B.该观点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C.该观点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该观点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021-03-02更新 | 189次组卷 | 29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文综强化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不久,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这段材料表明
A.太平天国真正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B.太平天国的既定政策发生了变化
C.《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阶级矛盾激化D.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得到了贯彻
9 . “《南京条约》并木结束中因人和欧洲人之间的摩擦.因此1856年再次爆发战争就不奇怪了……中国遭受的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因为这次是败在邻近小国的手下,两支军队发生冲突,8月,双方正式宣战,中国军队又轻易被击溃。”其中“第三次失败”使得中国
A.丧失了领事裁判权、居住及租地权等特权
B.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巡查贸易”
C.被迫开放重庆等商埠,并免收产品内地税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2020-12-28更新 | 280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县甘谷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