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2017-07-06更新 | 3834次组卷 | 8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的主观目的范围。”下列最能体现上述材料含义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继昌隆缫丝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 . 学者萧功秦指出:“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意义……我们可以称之为‘防卫现代化的弥散效应’,那就是,只要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的现代化的方向上走出第—步,他们就不得不走出第二步,他们为了保住第二步不至于前功尽弃,就不由自主地要走出第三步、第四步……现代化就是这样一个从一个点向一个面的不断弥散过程。”材料中的“第二步”应该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D.筹划海防,建立海军
5 . 下列选项中,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图片反映的信息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C.当时中国主要发展的是轻工业D.近代经济形态逐步在中国出现
2016-12-12更新 | 333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文)试题
6 . 1895年,外国在中国设立的工厂约80余家,到1900年迅速增加到933家,并深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产生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① 列强割占了中国大量领土                         ②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 列强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 列强实施“以华治华”的政策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7 .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但它只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其主要依据是
A.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C.它是农民阶级领导的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
D.展开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斗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2016-11-27更新 | 466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l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危害包括
①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②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③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④列强加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由此可见,救亡图存的根本在于(   )
A.培养维新人才B.创办新式学校
C.改革科举制度D.实行政治体制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