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3 道试题
21-22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孙中山指出:“革命的这种风潮,是欧美近来传进中国来的。中国人感受这种风潮,都是爱国志士,有悲天悯人的心理,不忍国亡种灭,所以感受欧美的革命思想,要在中国来革命。”这说明中国
A.革命风潮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B.学习西方是为挽救民族危亡
C.革命思想传播呈现大众化趋势D.革命运动得到欧美国家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学者考证,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原地方督抚仍任民国政府要职的有11人,占原督抚总数的25.6%,先任职后退隐的有12人,占总数的28%。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A.未能铲除传统政治力量B.得到地方督抚全力支持
C.推动了广泛的社会变革D.以完成民主革命为宗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19年8月,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道:“辛亥革命让我们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下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我们有话要说,有事要做,是无论何时可以说可以做的。”该文所描述的现象表明辛亥革命
A.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B.推动了民主思想的萌发
C.实现了国民思想启蒙D.增强了民众的政治意识
2021-09-07更新 | 41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2·安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民国初年孙中山将“五族共和”思想作为处理国内民族关系的准则,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用“中华”一词来命名各种事物,如“中华革命党”“中华实业团”“中华书局”等。这反映出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各民族实现了一律平等
C.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D.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021-09-06更新 | 466次组卷 | 6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中国近代史-考点04民国时期的政治追求(1937年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912年1月,列宁起草了一份决议,提到辛亥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俄国无产阶级怀着极大的热忱和深切的同情注视着中国革命人民获得的成就”。这表明,列宁认为
A.辛亥革命与十月革命具有相同的性质
B.孙中山领导的政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
C.共产国际的指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D.辛亥革命冲击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2021-09-06更新 | 6249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北京历史高考真题
6 . 有学者指出:“袁世凯不能控制内阁,内阁总理也不能。总理不是代表参议院多数党,不能控制预算或者是地方政府。参议院可以弹劾政府,但是政府并不能解散参议院。”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该学者旨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仿行的是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B.强调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C.并没有起到限制袁世凯的作用D.政体设计本身存在着缺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前进而准备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B.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
C.激发了民族平等意识D.促进了社会移风易俗
2021-09-01更新 | 13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8—2019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卷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材料三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发行机构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1)材料一中,孙中山对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做了怎样的概括?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
(3)据材料三,分析辛亥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6年有学者曾指出,近十余年来,“主权”二字无时不与国人有密繁之接触,从《临时约法》到1923年贿选总统曹馄为正名而制定的宪法,皆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内容这反映了
A.政治宣传促进民主发展B.民族国家观念日益增强
C.民主思想成为意识形态D.民主共和体制逐步完善
2021-08-26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得以实现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21-08-26更新 | 494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龙川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