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激进”其实是清政府的“极端”逼迫出来的。……与其呼吁民众不要“激进变革”,不如吁请统治者不要“极端顽固”。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
A.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B.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D.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
2020-04-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党的十五大把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称作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以下民国时代的语录中,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B.“如无真正之公众教育,真正之民国即不能存在”
C.“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
D.“吾国由专制为共和,实为五族人民之公意”
2020-04-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从秦始皇到宣统,中国的历史是同皇帝连在一起的。……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文中省略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4 . 有人说:“从政治文化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假如这场革命能象        那样,除了在政治形式或社会生活上带来改变外,也造成政治文化的改变的话,中国就不必承受此后长期内乱的痛苦”。假如这一观点成立的话,空格内应该填入最典型、确切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十月革命C.彼得一世改革D.明治维新
5 .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说:“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里“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主要指
A.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B.推翻了满族贵族的专制独裁统治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6 . 史学家K.波米昂说过的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在这种“革命”定义之外的是
A.辛亥革命B.工业革命C.文艺复兴D.光荣革命
2020-03-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4月(二模)质量监控测试历史试题
7 . 【百年辛亥】

材料一:(法国)在1875年通过了(仅以一票之优势)系列基本法律,宣布法国为第三共和国。……第三共和国尽管宪法上存在着种种缺陷,却勉力维持到了1940年,比1789年以来任何法国政治体系都要长得多。它能够获得长寿,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法国其他制度——比如家庭、司法和警察等的稳定性。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1912年初,孙中山亲自设计了两枚辛亥革命纪念邮票,可惜后来政局风云变幻,这两枚邮票仅出了样张而未公开正式发行。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前夕,一直珍藏在台北“中山纪念馆”的这两组珍邮终于向社会公开露面了。


材料三:“辛亥革命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历史上的辛亥革命,它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走向,另一个则存在于人们心里,它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已融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能够获得长寿”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认为更为关键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的两枚邮票中都书写有中文和法文。有史学家认为这寓意着辛亥革命与法国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请依据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3)用史实说明材料三所说的“两个”“辛亥革命”的含义。
8 . 百年共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系统,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它不代表政治思想,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画,一幅粗糙的、幼稚的、小学生的漫画。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1)依据材料一,在图中找出辛亥革命所代表的字母,并依次写出其他字母所代表的近代中国重大事件。从“外事之刺激”和“中国的反映”两个维度,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三的观点是否一致,概括它们各自的核心观点。
(3)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消逝,但其是非成败,百年来众说纷纭,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认识?
2020-02-1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B.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2019-12-09更新 | 589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5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10 . 中国近代落后的社会生活方式解体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进程,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报纸、杂志等信息的传播
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19-11-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松江、金山区2015届高三4月学习能力诊断(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