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辛亥革命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实现了中国的近代化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2020-10-19更新 | 133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画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西方国家。四幅画名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和“将来之中国”。下列四幅画的序号与上述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
2020-10-05更新 | 3751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人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主要说明
A.政治革命推动民众习俗变化B.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51年与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历史上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A.都是在西方启蒙思想影响下发生的B.都缺乏先进的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
C.发动者都曾用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D.都主张推翻清朝并变革封建土地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中出现了三大妥协,即汉满民族妥协、南北政治妥协和孙袁权力妥协。这三大妥协
A.表明中国革命派背离了革命目标B.反映了资产阶级民族意识的缺失
C.说明中国社会的革命条件不成熟D.有利于较为平稳地实现社会转型
2020-09-05更新 | 205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武昌起义后,革命派讨论共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孙中山认为应采用总统制,而宋教仁则希望采用内阁制.结果宋教仁的提议被南京17省代表会议否决。这反映出
A.革命派对政体模式的探索B.革命派内部的权力争夺激烈
C.民主宪政的目标初步确立D.革命派对帝制复辟缺乏警惕
7 .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新陈代谢》(191235日,《时报》)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名叫《平民政治》的书,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材料四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政治制度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由材料二到材料一体现出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3)归纳材料三、材料四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这两种看法是否矛盾并说明理由。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8 . 在辛亥革命时期,有人对江苏、湖北38个州县的57位实权人物的个人成分做了分析,其中士绅与立宪派、旧官僚合计为44人,占77%以上。这反映出辛亥革命
A.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不彻底性B.遭到封建势力的外部破坏
C.改变了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D.由立宪派和地方士绅主导
9 . 辛亥革命后,各种主义开始在社会上流传,各种名目的政纲政论、宣言遍布报刊,各种政党竟相成立。这说明,辛亥革命(  )
A.使中国政治秩序走向了混乱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了人心
C.为中国进步潮流开启了闸门D.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既有中西文化交流,又有新陈制度代谢,文化变迁与制度兴革的关系就很有趣了。制度上的现代化与文化上的“西化”当时往往混在一起,而且后者有时还被看成是最为深刻的变化。毛泽东曾把洪秀全与康有为、孙中山并称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

——摘编自秦晖《走出帝制一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

材料二   随着武昌城头的枪声响起,一场全国性的各省“独立”运动爆发了,清王朝犹如泥足巨人一般摇摇欲坠。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匆匆建立后,相继颁布《组织大纲》和《临时约法》,其中《组织大纲》明确规定在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的政府体制,这套政治模式,基本上是仿照美国政治制度而设计的。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所设计的政治制度及推行这些制度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