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清末乡绅被称之为省绅,本应是官营的保甲组织,但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省的自治性公局,权力以省为单位得以分立。然后是省的独立。这个作为行政机构的省的独立,才构成了诸多王朝更迭历史中清王朝崩溃的历史特质。由此可知,这一“历史特质”
A.突出了三民主义的影响B.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C.主导了清末新政的展开D.使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2 . 辫子与历史

材料一   我(孙中山)剪去一生长成之辫发,往衣服店买得一套最新日本装穿好,……日本自战胜中国后,世人以礼待日人,我扮日人,亦出入相宜也。若无此举,则不能逃脱数次之危险地位矣。

——陆文灿《流亡之孙公》

材料二   12月13日内阁总理袁世凯剪除发辫,以为各界之倡。

——1911年12月17日《大公报》

材料三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梳着小辫走进课堂曾引起学生们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狂儒辜鸿铭》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材料一中孙中山是何时剪辫子的,他为何要剪辫子?
(2)材料二中袁世凯公开剪辫子有何政治意图?
(3)基于上述材料,你是怎样看待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剪辫子”现象?(具体要求:观点准确;史实与材料运用恰当;论证论述充分;组织表达叙述清楚。)
3 .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一改动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获得更多列强支持
C.保障宪法更好实施
D.维护革命胜利果实
2019-10-16更新 | 448次组卷 | 20卷引用:渭南市咸林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宣传画创作于1912年,画中有“恭祝中华民国万岁”的字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画创作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1月1日共和国成立,其间仅共有83天。这样迅速的胜利在世界上其他任何伟大的革命中是罕有其匹的。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变革的角度说明“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的观点。
2019-09-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题
5 . 1912年初,南京传唱着这样一首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根据当时的情景,歌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清政府实行“新政”
B.武昌起义爆发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6 . 溥仪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这份诏书宣告了
A.中华民国的诞生B.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C.辛亥革命彻底胜利D.反封建革命任务完成
2019-11-16更新 | 366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袁世凯依法担任大皇帝
B.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2019-09-02更新 | 203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2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2019-01-30更新 | 3116次组卷 | 79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北京卷)
9 .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2019-01-30更新 | 2596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天津卷)
10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仿效美国共和政体同时又结合了中国国情。为防止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临时约法》( )
A.践行了三民主义理论
B.确立了代议制民主
C.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D.给予人民民主权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