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办报在中国逐渐流行,李鸿章提出“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梁启超说:“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由此可知,他们都主张(     
A.发挥报刊的宣传作用B.传播思想以开启民智
C.向国民宣传西方学说D.办报救国以维护统治
2023-12-1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抽测(二)历史试题
2 . 1921年,民国政府颁布的《物品交易所条例》第六条规定:“物品交易所,由中华民国人民以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之。”1929年,《交易所法》干脆提出了会员制的方法,允许同业会员组织交易所。这说明(     
A.近代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特点B.政府积极培养与外商争利的观念
C.经济建设中现代意识逐渐增强D.民族企业获得政府支持发展迅速
2023-11-23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据资料统计,自1911年10月到1913年底全国共组织了58个妇女团体。1912年1月11日,上海《民立报》刊文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些现象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推动了妇女解放B.女性社会参与意识显著增强
C.中国民主革命群众基础广泛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普遍提高
4 . 如图为1918年9月开业的永安百货公司专门推出的“现场做香皂”体验,顾客可以看到制造香皂的基本过程,市民们一致叫好,由此极大地促进了消费。可以看出近代中国(     
   
A.物质文化生活变迁B.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C.民族工业快速发展D.现代科学知识普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民族企业信息表。这反映了民族企业(     
时期代表企业企业口号企业行为
19世纪60—90年代继昌隆缫丝厂还哺祖国施米、施药、赠诊、开办义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通大生纱厂振兴棉业、实业救国办学堂、资助革命
20世纪30年代民生事业公司宁举丧,不受奠仪关闭工厂、捐助抗战
A.重视人才发展教育B.内外挤压经营困难
C.关注民生履行责任D.技术受限轻重失调
2024-01-23更新 | 84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下图所示为部分年份英、美、日三国对华输出商品在近代中国总进口中份额变化情况。该情况应存在于(     

A.1841-1868年B.1868-1895年C.1895-1922年D.1922-1949年
2023-08-28更新 | 3067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苏省常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学业水平调研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张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音庵。江苏南通人,祖籍江苏常熟土竹山,“江苏五才子”之一。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他所主张的“棉铁主义”是实业救国的良方。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建了南通博物苑。民国元年(1912年),起草清帝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同年,改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民国4年(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张謇愤然辞职。民国8年(1919年),建成南通更俗剧场。民国11年(1922年),棉纺织业危机,导致张謇的事业全面崩盘,大生纱厂走向衰落。民国15年(1926年)8月24日,张謇在南通病逝,享年73岁。张謇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主张“实业救国”“父教育,母实业”,在南通兴办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开创了唐闸镇工业区,使南通成为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城市建设按照一城三镇的格局,成为长江下游的重要商埠和苏北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摘自百度《张謇先生生平》


(1)根据材料中张謇的生平介绍,概括他的历史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张謇的哪些时代精神可以为当代所用?
2023-07-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行法令,要求废除满式的官服顶戴,以新礼服代替旧式官服,不分级别高低,凡任职的官员,一概统一着装,民间争相效仿。这说明当时(     
A.人人享有充分自由B.政治影响社会生活
C.实现社会民主平等D.借鉴西方文官制度
2023-05-24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地区2023届港澳台侨学生高三一模联考历史试题
9 . 辛亥革命后,劝禁缠足的工作从未停止过,但1928年统计的妇女缠足比例显示,湖北为59%,河北为50%,山西为18%,察哈尔为53%,且此时“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这些现象反映(     
A.辛亥革命历史作用微弱B.南方改革程度高于北方
C.国民政府忽视妇女地位D.社会习俗变革艰难曲折
10 . 20世纪初,河北献县农村妇女无不娴绩织者,初用国产棉纱,其后外国线纱流入,乃参用外货,轧机声遍于四村。类似现象在民国初年的河北农村地区相当普遍。这主要表明(     
A.传统小农经济开始瓦解B.手工织布业获得新发展
C.民族纺织工业日益萎缩D.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2023-01-04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