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运动,“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其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更是主导”。这一运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A.促进辛亥革命爆发B.冲击传统伦理道德
C.激发民族意识高涨D.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2024-01-01更新 | 35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面是《青年杂志》封面人物简介,据此判断这份杂志创办的宗旨是(     
封面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
美国物理学家、政治家。一生进行多项关于电
的实验,发明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
《独立宣言》起草和签署人之一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签署人之一
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如此评价他:
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
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A.反对封建迷信B.抨击封建专制C.传播社会主义D.弘扬民主科学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束缚,实行民主政治。然而,袁世凯倒行逆施,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如何能够使得那个时代真正走出传统的思维框架,而不仅仅是推翻帝制,成为以陈独秀、鲁迅、胡适、吴虞等人为代表的那一代激进思想家们所思考的重心。他们以西方的“科学”“民主”为旗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摘编自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白话文成为时尚,部分教科书改为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白话文用民众通行的语言讲述新时代的思想,代表着进步和未来,是新文化的标志。大量白话文教科书的产生,是民国时期教科书走向成熟的标志。”而学者们还编写了很多白话书信,如1920年的《白话书信》,就展现了国民新的伦理精神和规范,包括男女(同学)平等、婚恋自由、个人主义等。

——靳志朋《文体、国体与国民:近代白话书写研究》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与白话文的关系。
2023-12-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为1928年《大公报》上刊载的一则征婚广告,男性对女性提出要“精通英文,具有姿色,富有革命思想”等要求,女性则表明自己“因反封建式婚姻与家庭脱离关系,要求男性经济独立,若经济充裕为侧室亦可”等内容。这反映出(     
   
图为征婚广告
A.拜金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潮B.思想解放的渐进性与艰巨性
C.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传统婚姻观念已被彻底摒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表为《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孔子的文章篇数统计表(1915~1919年)。表格所示变化主要缘于(     
年代19151916191719181919
篇数7066503725
A.辛亥革命的转型B.新文化运动的开展C.资本主义的发展D.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6 . 概念的变化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变迁。在近代,“封建”概念发生了巨大蝶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后之君苟欲厚民生,强国势,则必用吾言矣。

——摘编自顾炎武(1613—1682)《郡县论一》

材料二日本明治年间的思想家往往效仿法国启蒙运动,将过去的落后的斥之为“封建”,而将明治维新前的时代统称为“封建时代”。在1916年的《今日之教育方针》一文中,曾居留日本的陈独秀将“封建制”与“君主专制”等同,这无疑是对“封建”古义的巨大背离。

——摘编自张志强《恽代英“封建”观考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顾炎武所指“封建”一词的含义,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顾炎武此举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独秀所述的“封建”的具体含义,并说明含义变化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剧,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久,李鸿章受命出访欧美。回国后,李鸿章在致旧时幕僚伍廷芳的信中,明确强调:“根本之计, 尤在变法自强”。戊戌政变后,李鸿章不认为康有为等人犯了“谋反”等大罪;事实上,李鸿章还暗中相助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保护他们逃亡日本。后来,李鸿章勉励康梁“精研西学,历练才干,以待他日效力国事,不必因现时境遇,遽灰初心”。面对慈禧的质疑,李鸿章还回答:“臣无可逃, 臣实是康(康有为)党”,慈禧听后只能“默然”。

——摘编 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等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 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的洋务主张,为此付诸哪些实践活动?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思想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为建立光明世界,陈独秀等人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影响?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国家出路历程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6年12月陈独秀言道:“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陈独秀意在(     )
A.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B.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C.强化民众对民国政权的认同D.指出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9 . 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阶层都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企业名称创办时间地址创办人
江南制造总局1865上海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1866马尾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1867天津崇厚
轮船招商局1872上海李鸿章
开平煤矿1877唐山李鸿章
汉阳铁厂1890汉阳张之洞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三   (它)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表中企业是在近代中国哪场运动中创办的?简述该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出了哪些规定?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积极影响。
2023-02-11更新 | 128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整理的历史年表。


事件
18406英国政府派全权代表懿律率领海陆军,开进广州海口
1842魏源写成50卷的《海国图志》
18511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1857年冬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城
19世纪60年代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发起洋务运动
18954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18986月—9康有为辅助光绪帝推行了维新变法
1900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八国联军侵华
19111010新军下级军官熊秉坤率队攻入武昌总督衙门,起义爆发
19159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从该兴趣小组整理的年表中,提取相关信息确立一个主题,并予以叙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