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一某历史小组在进行中国近代史专题探究过程中梳理了如下表格:

时间事件主要内容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堂,建新式海军
19世纪90年代戊戌维新运动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
20世纪前期新文化运动具有新思想的学者主张拥护“德先生”“赛先生”,反对旧伦理、旧政治、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等
依据上述表格提炼一个主题,针对该主题请你再补充一个历史事件,然后至少选取其中两个事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一批有志青年以留学的方式学习西方现代绘画。他们的艺术观念、审美心理和知识结构受到了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绘画的双重影响。材料说明了(     
A.当时中国绘画中西融合的特点B.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文化
C.西方绘画理论重塑了中国美术D.留学生是近代绘画的主力
3 . 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各阶层的爱国人士展开了多种救亡图存的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追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列强的步步紧逼使曾经统一富强的中国山河破碎,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血性,然而反动卖国的清政府却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内容“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拆除北京至大沽口沿线炮台……”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抗争与探索
(代表事件)
代表人物主张
A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师夷长技以自强,“剿发逆,勤远略”
B孙中山、黄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蔡元培、鲁迅、刘半农拥护“德先生”“赛先生”,反对旧伦理、旧宗教

材料四   近百年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新编》总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清政府在“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条约内容的特点,并简述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所示表格,在A、B、C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并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任选A、B、C中的一个事件进行评价。(要求:明确写出所选事件名称后再进行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文化运动后,胡适曾说:当日之所以“批评孔孟,弹劾程朱,反对孔教,否认上帝,为的是要打倒一尊的门户,解放中国的思想,提倡怀疑的态度和批评的精神而已”。其说明,新文化文化运动意在(     
A.集中批判儒家思想B.启发民众理性自觉
C.宣扬传统伦理道德D.彻底摧毁传统文化
2023-11-26更新 | 514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名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由浅入深的过程。下列文献,能够与以上三个阶段相对应的是(     
A.《文学改良刍议》《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学伪经考》
B.《海国图志》《孔子改制考》《文学改良刍议》
C.《新学伪经考》《资政新篇》《钦定宪法大纲》
D.《变法通议》《天朝田亩制度》《革命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针对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下图中历史人物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主张。他们认为当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积弊是(     

蔡元培        胡适                           鲁迅                       陈独秀
A.重农、抑商B.闭关、 自大
C.割据、混战D.专制、 愚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代表人物

对懦学的贡献

孔子

(请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董仲舒

阐发《春秋》大一统学说:提出尊崇儒术的建议,被采纳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朱熹

集理学(道学)学说之大成,通过书院讲学,扩大了理学的影响;撰写《四书章句集注》,丰富懦学基础读物

材料二   唐末五代时期,儒家经学正统观念日渐衰微,导致传统礼仪名教处在崩溃边缘,与此同时,儒、释、道等学派在长期争鸣中所孕育的哲学观的整合重构之机正在走向成熟,一种既具有继承性又具有创新性的经世致用哲学呼之欲出。宋初,统治者有感于中唐之后军人干政基权频繁导致的社会动荡,开始前所未有地推行“崇文抑武”之道,对思想言论的限制出现了春秋战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宽松局面。

——摘编自谭春雨《宋明理学对金元明清医学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打倒孔家店”这个讨伐旧文化,旧道德的吼声,惊醒了许许多多沉睡了的中国人。现在有些人认为这是过激的口号,孔家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怎能打倒呢?在辛亥革命后很长一段时间,能同封建主义抗衡的,还是西学,即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可以充当反击封建势力的,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五四新文化运动便是在这种形势下发生的。

——摘编自苏双碧《“打倒孔家店”意义不能低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参照表4中对董仲舒和朱熹的相关表述,写出孔子对儒学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合理性。
2023-05-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漫画是对历史生动的反映,该图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B.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文化革新
C.辛亥革命促进思想解放D.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2023-03-09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6 年 2 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三年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认为新文化运动(       
A.是对专制政治的全盘清算B.源于对北洋军阀割据的反思
C.是对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D.意在解放思想拯救政治状况
10 . 问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时间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
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运动
20世纪初期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两个以上信息提炼一个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