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新文化运动早期,陈独秀认为真正的民主宪政应沿着“唯民主义”的思路进行,由人民自己“实行自动的人民自治”。1920年,陈独秀指出:“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这一变化表明陈独秀(     
A.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B.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
C.阶级立场的自觉蜕变D.维护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统计,1899—1918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多篇《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译者主要采用片译、段译和摘译等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文学革命方兴未艾B.国人尚未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
C.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兴起D.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2023-03-28更新 | 224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20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秘密成立,19位发起人中有16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参会的152名会员中有超过1/3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B.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
C.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D.有利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4 . 下表为近代某些刊物的发刊词摘选。
时间刊物名称发刊词
1919年浙江新潮改造旧社会,实现“自由”“互动”“劳动”的新社会
1920年劳动界启发觉悟、促进阶级团结
1922年人声为人类谋均等幸福
据此可知,此类刊物的创办旨在(     
A.发展新文化运动B.阐明民主革命道路
C.宣传马克思主义D.寻找国共合作基础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分期”表明的是人类在某一时间的活动,并且强调这样的分期不是中立的。人们将时间切割成时期的理由常常来自于某些定义,这些定义强调了人们赋予这些时期的意义与价值。如果我们要思考历史普遍的意义,那么将时间切割成各个时期是有必要的。但是这种切割不是简单地按年代表进行,它应该也体现出过渡、转折的理念,甚至要突出前一时期的社会、价值同后一时期的不同。所以,时期有着特殊的含义;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无论是在它们之间的承接、暂时的连续性,抑或承接过程中所引起的断裂,总之各个时期构成了思考的本质客体。

——【法】雅克·勒高夫《我们必须给历史分期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进行历史分期并予以说明。(要求:写明分期时间及分期理由,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11-21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当年,乾隆皇帝尚可将要求通商的马嘎尔尼使团送出国,但半个世纪后拥有蒸汽机的西方厂商们则成为天朝无法拒之门外的不速之客。

——摘编自《透过一战看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打开中国大门的是哪次战争?指出这次战争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19世纪先进的中国人在“救国方案”上进行了哪些重大实践活动。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是指什么。
7 . 1919年12月,停刊五个月的《新青年》复刊,陈独秀在七卷一号发表了《本志宣言》,强调要抛弃军国主义金力主义,主张“民众运动、社会改造”,认为真的民主政治,必会把政权分配到人民全体。这一宣言(     
A.推动五四运动的爆发B.引发了对辛亥革命的反思
C.推崇西方民主代议制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8 . 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只在知识界传播。五四运动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办工人刊物、办工人夜校、组织工会等方式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开始觉醒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转型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9 . 1920年,在李大钊的推动下北京大学学生会开办了平民夜校。1920年年底,李大钊委托邓中夏等人赴长辛店地区筹办劳动补习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工人运动的优秀骨干。这反映了当时
A.学生积极投身工人运动B.北京出现工人阶级运动
C.民众乐于接受先进思想D.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10 . 1918年到1937年间,中国报刊相继开设马克思主义专栏30多种,出版译著113种;各地陆续出现大量农民、工人运动讲习所;红军还形成宣传兵制度。这说明当时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A.形式多样B.历程曲折C.目的明确D.语言通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