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文化辞书》收录了“共产主义”“剩余价值”“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丰义”等词条。这反映出当时(     
A.民主共和观念盛行B.印刷出版业的兴盛
C.维新思想成为潮流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 . 1920年《京报》开辟了“俄事研究专栏”,对俄国的革命历史进行详细介绍。此外,《京报》还介绍了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革命等诸多方面的历史演变。这可用于印证当时(     
A.马克思主义受到了挑战B.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进展
C.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D.思想解放运动出现了转折
3 . 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宣传社会主义的进步刊物。在这一思潮影响下,一批革命知识分子完成了由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成为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这表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民主与共和思想广泛传播D.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2024-01-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不同时期《新青年》杂志关于“社会主义”一词出现的次数。这一变化反映了(     
时间次数
1919年之前34
1919年104
1921-1922年685
A.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B.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C.社会主义成为当时主流思想D.中国共产党诞生具备阶级基础
2024-01-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学术史的角度考量既往的新文化运动,一般来说,学术界对于具有深远意义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学术研究较为充分,成果丰富。对“五四”期间各地所呈现的“新思想”研究也有涉及,但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事实上,随着五四运动的深入,运动本身的影响已经超越了起初的地域范围,一大批深受“五四”新思潮影响的青年、学者,怀揣着“民主”“科学”的理想奔赴各地,奔走相告,积极推动着新文化运动在各地的广泛传播,推动着各地新文化运动发展,实现了“新文化”运动在各地的新高潮。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在校长经亨颐的领导下,成为宣传新文化思潮的重要场所。在“一师风潮”的推动下,浙江思想文化界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新旧思想相互荡涤,“新思潮”获得了广泛传播。

——摘编自江齐里《“五四”期间浙江新文化运动研究——以“一师风潮”为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9-15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1920年初,有学者在描述当时报刊创立盛况时说:“就十一月一个月而论,我所知道的,已有二十多种月刊、旬刊、周刊出现,他们的论调虽不能致,却总有一个定向,就是向着平民主义。”社会也出现以“平民”命名的新风尚,如平民医院、平民工厂、平民银行、平民消费公社、平民食堂等。这反映出五四运动后(     
A.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主流思想B.北洋政府积极发展民族工业
C.民众力量逐步得到社会重视D.三民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023-08-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初,美国在思考美国的国际角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18561924年)试图重建国际秩序,认为美国应该不以领土扩张为目的,主张保障弱国的独立以及民族自决,支持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自主,防止日本对中国的领土野心。这些理念,便是“威尔逊主义”的核心。“巴黎和会”前,美国在中国的宣传活动也非常成功,中国人对美国好感度达到高潮,威尔逊被当时的中国人誉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巴黎和会上,由于西方列强和日本的抵制,美国在山东问题上妥协,使中国直接收回胶州湾的计划落空,导致了中国人对美国和威尔逊的不信任。巴黎和会以后,威尔逊有关世界新秩序的“十四,点计划”被中国媒体尖刻地挖苦为“14=0”。

——摘编自王笛《短暂辉煌:威尔逊主义与巴黎和会前后的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前后,中国舆论对威尔逊基本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威尔逊主义的实质及其影响。
8 . 五四运动后,中国国内掀起了一股赴欧勤工俭学的热潮,一批知识分子、热血青年希望到马克思的故乡实地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真相,深入了解改造社会的学说。这说明五四运动(       
A.推动了知识分子的新觉醒B.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实现了中国民主革命转型D.提升了工人阶级革命觉悟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注】每课课题之下所列,为本课子目内容

——据2019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中一个单元,自拟合适的学习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成文;阐释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不得照抄材料。)
2023-07-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示范性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19年3月,邓中夏等人组织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并把人力车夫、产业工人作为启迪反帝反封建觉悟的首选对象,甚至五四运动后,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还深入工矿企业,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做法(     
A.与当时中国国情不相符B.开创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C.说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D.得益于革命正确理论指导
2023-07-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