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有记载:1969年4月林彪向“九大”作报告,不再用在此之前美国是中国头号大敌的说法,并形容苏联同样对中国有重大威胁。林还重申毛泽东在1965年的讲话——除非中国领土受到侵犯,也无意对外掀起战争。这表明中国(        )
A.试图调整自己的外交战略
B.全面改善中美关系
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开始构建新的国际战略同盟
2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十年间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对图中“C-D”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大跃进”运动促使农业产值提升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C.国企改革推动轻重工业比例协调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效
3 .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9年)美国提出同时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设想,一个是在欧洲抵抗苏联的进攻;另一个是抵抗中国的进攻;半个是对付别处的不测事件。尼克松执政时期(1969~1974年)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同时对付在欧洲或亚洲发生的一次共产党大规模进攻;援助盟国对付亚洲的非中国的威胁,或者应付其他地方发生的紧急事态。在这一战略调整的影响下
A.美国放弃霸权主义B.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C.美苏对峙局面缓和D.美欧盟友关系巩固
4 . 邓小平于1978年11月2日作出指示;“看来美方想加快正常化,我们也要抓住这个时机,同美国关系正常化要加快,从经济意义上说也要快。”中国加快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基于
A.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
B.建设市场经济的目标
C.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
D.实现两岸统一的愿望
5 .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人民日报》根据《决议》精神发表了“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到11月,就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人民公社。这一运动
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6 .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A.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2017-10-25更新 | 1461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增速趋势示意图。下列有关解读正确的是

A.总体上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
B.1958年后基本实现工业化
C.20世纪60年代农业反超工业
D.国家方针政策影响经济发展
2017-04-01更新 | 304次组卷 | 5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
2016-11-27更新 | 402次组卷 | 4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7月段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反映的是1952—1970年间各时期投资结构变化情况(%),对该表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其他
1953—19577.16.436.250.3
1958—196211.36.454.028.3
1963—196517.63.945.932.6
1966—197010.74.451.133.8

A.1953—1957年的投资结构受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影响B.1958—1962年重工业投资增长受“左倾”思想影响
C.“八字方针”调整了1963—1965年农轻重的投资比例D.“文革”并没有影响到轻工业领域的投资比例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