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近来中日两国关系持续紧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1895年3月19日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日本有不弱于欧洲各国之学术知识,中国有天然不竭之富源,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

——《蹇蹇录》中译本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但人民要往来,人民还要影响政府,改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

——《周恩来外交文选》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评述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对日本的外交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促进中日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020-03-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以下几幅照片记录了我国外交史上的几次大事件,请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述六张图片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个时期的外交成就,请判别哪些图片反映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哪些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2)请简要阐述图1所记录大事的外交成就及作用。
(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请你谈一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致力的重点是什么?
2020-03-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的重大突破有
①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在上海召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④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03-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 《共同纲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的三次建交高峰。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方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时的两项重大外交活动。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活动。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新旧中国不同的外交态度或外交状况的根本原因。
2020-03-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毛泽东曾经说过:”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下列属于”钥匙效应”的是
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B.中苏关系全面破裂
C.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名义参加国际会议
D.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2020-03-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百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印两国的谈判在(1953 年)12 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周恩来说道:“中印两国的关 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 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

周恩来指出:中国政府“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 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周恩来指出,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 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亚非会议公报指出:“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

——摘自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等

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 了 ‘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 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 非重建中苏同盟。这个重要转变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使中国 能够真正把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点更加鲜明。

——摘自孙大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第 4 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共和国初期外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亚非会议公报 对各自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所表明的立场。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一条线”的战略下,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 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的因素。
7 . 1972年3月,日本《读卖新闻》晚报中登载了一则有关中日关系的笑话。“熊猫去美国/孩子:不来日本吗?/妈妈:佐藤(首相)靠不住,不行。”对这一笑话解读正确的是
A.中美已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B.熊猫是中日邦交的关键
C.熊猫是中国对外关系的象征D.日本民众反对佐藤政府
8 .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可图可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历.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1972年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

材料二   



1972年毛泽东会见前来中国访问的尼克松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列举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的主要暴行(三例)。促进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和经过。
(3)材料二中,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取得了什么成果?简析香港问题得以解决的原因。
2020-02-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和日本田中首相,分别代表中日两国政府在声明文本上签字,随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起大使级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邦交正常化。推动中日建交的直接因素是(  )
A.日本正视侵华历史B.中日民间交往频繁
C.中国国际地位提升D.中美关系开始解冻
10 . 下列各项能够反映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特点的是
A.另起炉灶       分道扬镳             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       再次较量             峰回路转
C.求同存异        跨洋握手            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        跨洋握手            冰释雪融
2020-02-0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宣武区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