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秦朝建立后,铸“半两”圆钱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为了保证货币重量的统一,杜绝私铸,当时的秦王朝铸造了为数不多的“重四两”的秦权钱(见下图),以检验“半两钱”的分量。这种权钱(       

①规范全国钱币的铸造   ②加强秦朝的中央集权   ③奠定古代货币的形制   ④成为全国流通的货币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4-02-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公务员制度诞生于英国,而追根溯源,其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1833年英国初步采用考试的办法,择优录用一些岗位人员。为应对工业革命后的复杂社会情况,1854年英国出台了《关于建立常任公务员制度的报告》,提出废除“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分肥制”,建立统一的文官制度,奠定了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美国深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在英国文官制度基础上,经多次调整、改革,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即《彭德尔顿法》,它是美国公务员制度形成的标志。法国于1945年设立了文官管理局,并在1946年颁布了统一的《公务员法》,建立了现代公务员制度。日、德等国在总结和仿效英美基础上,也逐步建立起自己国家的公务员制度。

——摘编自张凤奎《中西公务员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比较研究》

材料二 在我国,不同时代对公务员有不同的概念界定。新中国成立后,在学习和借鉴苏联干部人事管理经验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指导下,建立起了新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曾对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配合社会主义改造等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干部人事制度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国家干部”概念过于笼统模糊、管理方式单一陈旧、权限过于集中、效率低下等问题。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坚决解放思想,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的号召,1987年,党的十三大作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决策,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1998年,公务员制度进入了健全完善阶段,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已经形成。

——摘编自王美文《中西公务员制度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方文官制度建立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逐步确立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对比中西公务员制度,谈谈你对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认识。
3 . 南宋士人魏掞之发现了建炎年间以来因粮食不足而引发的几次乱事,于是向提举常平公事袁复一求米贷民,“(袁复一)遂置仓于长滩铺……民赖以济,草寇遂息”。长滩社仓的设立(       
A.解决了农民的粮食问题B.确保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C.蕴含了一定的人文关怀D.标志着赈贷业务的开始
2024-01-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明初,“云南、湖广之间,惟恃贵阳一线;有云南,不得不重贵阳”。为经略西南战略大通道,洪武四年(1371年)设贵州卫,招抚少数民族上层势力,并大量屯兵屯田;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贵州行省,其下土司制与府(州)县制并存。明朝贵州行省的设立(       
A.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羁縻程度的提高
B.进一步完善国家行政中枢管理体制
C.体现了地方治理的务实性与灵活性
D.成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典范
2024-01-3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法国民法典》(颁行于19世纪初)和《德国民法典》(颁行于19世纪末),在性质和内容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但前者“私人财产所有权获得了最大程度上的保护,近乎成为一种无限制的私权”,而后者“对于国家和公共利益更为关注,更强调对个人作出必要的限制”。两种民法典的变化体现了(       
A.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B.欧洲大陆法系的普遍原则
C.资本主义兴起的本质特征D.欧洲普通法系的基本原则
2024-01-3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883年,美国政府颁布《彭德尔顿法》,其中第十四条规定:“为美国服务的官员、职员及其他任何人员不允许直接或间接的将权力移交给任何其他的官员、职员及其他人员,不允许移交给任何参议员或者众议院成员,也不允许移交给地方代表。”这一条款(       
A.使美国立法与行政权开始分离B.有利于文官政治中立的落实
C.反映美国率先实行了两官分途D.确保了文官队伍的清正廉洁
2024-01-3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明洪武三十年二月的会试中,被录取的全部都是南方人,北方人无一人被录取。朱元璋怀疑当时的考试官有徇私舞弊的倾向,便训斥其考试官,并对考试官严加治罪,随后录取的全部为北方人,史称“南北榜案”。对“南北榜案”成因解释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经济重心南移进程正在加速B.南北经济状况影响文化发展
C.国家对地域政治平衡的需要D.南北取士不均问题长久存在
2024-01-3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97年12月,贵州学政严修上奏: “时政维新,需才日亟,请破常格,迅设专科。”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上述材料体现了(       
A.贵州是推进新式教育改革的先驱
B.清政府调整策略以应对近代变局
C.清朝以“中体西用”指导教育改革
D.废科举行新学是清政府改革之重
2024-01-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大宪章》内容包括:肯定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保证教会自由;明确封臣继承时所缴费金额;没有普遍协商不得征税;罪罚相当,合法裁决前任何自由人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流放等。这些内容反映出(       
A.《大宪章》成为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标志
B.《大宪章》确立了教会世俗权力中心的地位
C.《大宪章》相关内容为后世法律所全部沿袭
D.《大宪章》是王权与贵族等势力斗争的产物
2024-01-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推行无为而治。在县以下设乡里什伍等组织,“以相检察,以告监官”。随着经济恢复,人口和郡县逐步增加,国家治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和成效考验。董仲舒发展了儒学,适时提出“国者,德也”,认为“天道之常,一阴一阳”,“德”是“阳”,“刑”是“阴”,应德主刑辅,相辅相成。汉武帝采纳礼治理念并渗透到律法,儒家在汉代被确定为治国思想,并传承至后代。在基层治理中,礼治发挥了其巨大的渗透作用……通过道德构建和宗法整合,使基层社会实现“自治”的同时保持相对稳定,国家的行政管理资源在县以下逐渐淡化,出现“皇权不下县”的局面。

——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治国智慧》

材料二 唐太宗主张礼法并用,提出“以仁为宗,以刑为助”,一面修“贞观修礼”,制定了一套封建道德体系,另一方面又制定法律,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最系统的封建法典——唐律,其目的是“制礼以崇敬,立刑以助威”。唐律继承和发展了礼法一体思想,突出礼的核心地位。唐律将三纲五常作为立法依据,在一些主要罪名的判决中,都以礼义作为重要参考,如“十恶”中的不睦罪。在量刑方面,礼义也是确定刑罚的主要依据,凡违背礼义规定的,都要严惩。如“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者”,列为“十恶”的“不孝”重罪……唐律对后世的封建法典法律影响极大,甚至对亚洲多国封建法典也产生过深刻影响。

——摘编自张西恒《浅析〈唐律疏议〉“礼法结合”完成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汉朝治国思想变化的社会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汉唐治国理念的相似之处,并指出其对当今法治建设的借鉴作用。
2024-01-2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