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73 道试题

1 . 随着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国际法也逐渐形成并成熟。

材料一   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格处划定一条从北极点直到南极点的分界线……之东侧且未越过分界线,则永久归葡萄牙国王及其继承人所有。……若其位于分界线之西侧且未越过分界线,则永久归……国王(西班牙国家元首)及其继承人所有。

——《托德西利亚斯条约》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指出与这条“分界线”产生直接相关的背景。(     )(双选)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早期殖民扩张

材料二

——摘编自李世安《从国际体系的视角再论雅尔塔体系》

2.根据材料二的示意图,完成上述填充。
14______        15_____        16_____        17_______
A.威斯特伐利亚             B.国际联盟               C.大国一致            D.全体一致     E.威斯敏斯特          F.欧洲联盟          G.协调             H.和平
3.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国际法体系演变的特征。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左世元《清政府对日交涉关于宗藩态度差别的原因探析》

4.结合材料三,归纳国际法对中国对外关系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在妥为顾及所有国家主权的情形下,为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以便利国际交通和促进海洋的和平用途,海洋资源的公平而有效的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以及研究、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这种秩序将照顾到全人类的利益和需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利益和需要,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12月10日)

5.综合上述材料,阐述国际法发展的主要原因。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等级班
2 . 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文献记述出处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家国同构模式形成
C.大一统国家的构建D.民族认同不断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夏朝时期,最高统治者为夏王,中央设有分别专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这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官僚系统较为完备
C.社会分工趋于细化D.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4 .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分析材料可知当时美国的《社会保险法》(     
(1)养老金制度
(2)失业保险制度
(3)对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各州在随后两年都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从而给大约2800万工人提供了保险。
①奠定了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            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③强化了联邦政府权力,削弱了地方自治     ④导致美国社会中“中间阶层”人数激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东晋成帝时期,礼拜王导夫妇的君臣“殊礼”成为常制,郊祀礼也发生变化,象征帝后的太微、轩辕与代表宰辅的三台、文昌并立。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A.原始民主传统影响尚存B.士族专权影响政治礼仪
C.封建等级秩序受到冲击D.政权分立削弱君主权力
6 . 唐太宗曾对臣子说,“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以下措施能体现唐太宗话中精神的是(     
A.东汉光武帝赐倭国金印一枚B.隋朝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C.元代统治者推行“四等人制”D.明朝沿长城设置一系列军镇
2024-06-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7 . (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充。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由此推断,清代的保甲制(     
A.具有层层相因、编制严密的特点B.承担管理户籍、征收丁税的职责
C.可处理不法分子、维护社会治安D.是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行政机构
2024-06-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8 . 乡约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得到广泛推广。明代名臣大儒王阳明、吕坤等人都对乡约的制度或实践有很大的贡献;王阳明制定推行的《南赣乡约》成为明代乡约教化的典范;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的“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清代,乡约基本延续了明代的模式,雍正皇帝更是亲自制定了《圣谕广训》,作为乡约宣讲的正式文本。乡约的演变历程反映了(     
A.儒家士人广泛投身基层教化推广儒学
B.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逐渐与法律合流
C.乡约逐渐成统治阶级维护秩序的工具
D.乡约发挥了扬善纠恶、教化人心的作用
2024-06-0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9 . 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如郑国子产率先“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与此现象出现无关的是(     
A.生产力发展推动B.法家思想的出现
C.消除了社会矛盾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特权
2024-06-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对外交政策进行大调整,使得我国对外关系实现重大突破。这期间中国取得的外交突破有(     
A.中法正式建交B.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C.中美正式建交D.与亚非拉国家建交高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