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多项世界性倡议,持续推进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重点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这些外交倡议和实践

A.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B.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
C.使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获得了突破D.意在构建世界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三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1)分别提取材料一中图1、图2的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并简述两税法的推行产生了哪些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3 . 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     
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B.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
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D.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2023-11-08更新 | 290次组卷 | 26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失业率为23.6%,灾害性弱势群体大约4000万,各种潜在救济对象人数占当时总人口的16%以上。党和政府既采取发放急赈、以工代赈、安置就业等经济措施,又让弱势群体学习文化、参加政治活动。这表明当时的社会救济(     
A.服务国家工业化建设主流B.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结合
C.对传统救济思想有所创新D.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
2023-08-15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新角度西方的高福利可能会取代或部分取代家庭成员间相互赡养、哺育和照顾的功能,带来“去家庭化”现象,会减少或解除家庭成员间传统的责任和义务,滋长人们的“福利依赖”心理。这说明福利制度(     
A.摒弃了传统家庭观念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带来了社会道德危机D.导致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6 . 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形成。

——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摘自林白、朱梅苏《中国科举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的“南北榜争”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南宋叶适说:“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如此)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风俗日坏”。叶适意在说明,宋代(     
A.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B.理学败坏社会风气
C.王安石变法策略失当D.政治风气因循保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
A.致力于加强与周边邻国合作B.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2022-10-04更新 | 1826次组卷 | 92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决定派军队反击突厥的入侵,按制度规定的运作流程是(     
A.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兵部B.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兵部
C.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吏部D.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吏部
10 . 1947年联合国大会苏联代表发言:“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位于美国纽约)的分店’,世界银行有其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在此,苏联代表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A.是世界控制美国经济的工具
B.强化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C.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最终导致世界经济发展混乱
2022-07-0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