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9 道试题
1 . 风俗习惯是一文化现象,它有着很深刻的背景和渊源,风俗习惯的演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有许多涉及到了社会风俗的改变。下列现象能反映孝文帝改革中生活习俗改进内容的是 (     
①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②中原地区广泛流行吃烧烤
③洛阳商业发达,成为贸易中心       
④中原地区农田大量得到开发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2024-03-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考试废除后,新式学堂数量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引发学生运动高涨B.改变旧式价值观念
C.加快了民主革命的进程D.推动传统社会转型
2024-01-22更新 | 44次组卷 | 87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马鞍山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3 . 罗马成文法诞生后,有人评价道:“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主要强调的是罗马成文法(     
A.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B.剥夺了贵族的立法权力
C.有利于保护奴隶利益D.实现了社会各阶层平等
2023-12-07更新 | 172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扶沟县包屯高中高一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4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5 .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取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B.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C.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023-11-16更新 | 58次组卷 | 37卷引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     
A.推翻封建统治B.赢得民族独立C.建立宪政民主D.解决民生问题
2023-10-20更新 | 163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6年甘肃高三下期第二次高考诊断文综历史试卷
7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023-10-05更新 | 735次组卷 | 95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     
A.以加强中央集权制为目标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C.试图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
2023-10-01更新 | 722次组卷 | 4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
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B.郡县制的推行C.刺史制的建立D.科举制的建立
2023-09-18更新 | 891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5届福建福安一中高三高考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10 . 历代汉族统治者奉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而唐太宗说“夷狄亦人耳,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反映了(     
A.民族歧视观念消除B.多元开放的外交理念
C.尊崇儒学以德治国D.民族大一统意识增强
2023-08-09更新 | 246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