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户籍与赋役

材料一   古之为理也,在于周知人数,乃均其事役,则庶功以兴,国富家足,教化从被,风齐俗和。

——《通典·食货》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货,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枆。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

材料四   百姓及客等,约丁产,定等第,均率作,年支两税。其应税斛斗,据大历十四年见佃青苗地额均税……其旧租庸及诸色名目,一切并停。

材料五   臣请谏部行文直隶各省地方官,确查各县地亩若干,统计地丁、人丁之银数若干,按亩均派,在有地者所加无多不为苦,无地者得免赔累,实幸。

材料六   编审人丁旧例,原因生齿繁滋,恐有漏户避差之弊,是以每届五年查编造册, 以备考核。……嗣后编审之例,着永行停止。

——《清乾隆朝实录·卷之九百十一》


(1)“古之为理也,在于周知人数”,“周知人数”的目的何在?这里的“古”最早对应哪一历史时期?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生多次演变,请将材料与相关制度相对应(填序号)。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趋势。
(4)请结合材料,解释乾隆时期户籍编审“永行停止”的原因。
2024-03-19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民族融合与对外交往。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1)将下列“中原王朝”与同时代的“边疆民族”相对应(填写字母)。


(2)民族融合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民族融合的方式

事件

战争


和亲


改革与管理


经济交往


(A)征伐匈奴 (B)设河西四郡 (C)孝文帝改革 (D)文成公主进藏

(E)建立榷场       (F)设宣政院       (G)行金瓶掣签制


(3)简述秦汉至明清时期对外交往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2024-03-18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沿革

材料一:

材料二:

朝代行政区划
西周诸侯国
郡——县
州——郡——县
明清省——府——县
(1)请按照历史发生的顺序,对以上国家制度或权力结构的示意图排序。
(2)对比图示AD,说明国家制度产生的重大变革。
(3)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制度演变趋势?简单说明这一趋势对古代中国国家及民族发展的意义。
2023-12-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4 . 唐令的流变与复原。令,记载国家的行政制度与规则,是唐宋时期法律的组成部分。唐宋时期制定的令,元明以后大都散失。当代学者在天一阁藏书楼发现了北宋《天圣令》的明抄本。北宋《天圣令》基本上是参照唐开元二十五年《令》修订的。
(1)在日本古籍文献中,保存了仿造唐令制定的《大宝令》等。最有可能将唐令传播到日本的是(单选)
A.波斯商人   B.遣唐使节   C.天竺高僧   D.新罗侨民
(2)《天圣令》中记载的令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因旧文,以新制参定(根据新的制度,对旧的令文进行修订)”及“右令不行(以上令文不再使用)”。其中的“旧文”“右令”指的是(单选)
A.唐令   B.宋令   C.元令   D.明令
(3)天一阁所藏《天圣令》的形成时间和史料类型,下列选项与之相吻合的是(单选)
A.宋朝文献史料   B.明朝文献史料
C.宋朝图像史料   D.明朝图像史料

《天圣令》发现后,学者致力于将其中的宋代令文复原成相对应的唐代令文。以下是其中一条令文的复原

宋令文:诸州税调庸配贮诸.....送纳讫,并具账申三司。

唐令文:诸州租调庸配贮诸.....送纳论,并具账申省。


(4)与宋令相比,学者复原出的唐令有哪两处不同?任选一处,解释其变化的原因。
(5)学者复原唐令的依据,除唐代行政法典、相关学术研究外,还可以有(双选)
A.出土的唐代官方文书   B.唐代印刷的佛经
C.日本的古代法律文献   D.唐代颁行的药典
(6)以唐令的流变和复原为例,谈谈后世文献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这说明秦朝(     
A.承袭分封制度B.增强地方实力C.实行中央集权D.恢复社会经济

6 . (二)教育与时局

材料一: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不辨, 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

——《奏请创设同文馆说》1861年

材料二:京外大小文武各学堂,均应钦遵谕旨,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无论为士为农为工为商,均上知爱国,下足立身,始不负朝廷兴学之意。

——《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1904年

材料三:1912年3月,《临时政府公报》公布: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 颁行之教科书, 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和男女同校、设立女 子中学、女子职业学校等;又颁布半日制学校规程,大量开办师范及各种职业学校,以补 正规教育之不足。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清廷创设同文馆的主要目的是____,理由是____ ; 材料二中,清廷奏定新学堂章程的主要目的是____,其奏设的背景是____依据材料三,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是____
2.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看待晚清民初的教育改革?
2022-12-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时代的变迁。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特征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多重性格的时代
…………
中国近代史


(1)请选择相应的时代特征填入表格。(填字母)。
A.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B.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C.帝国的成立   
D.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E.危局与变革
(2)若对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展开研究,可选择下列哪些材料?(填字母)。

A.《步辇图》   B.《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C.《日本招提寺鉴真和尚像》
D.隋朝大运河   E.《新唐书》
(3)有同学做了中国古代各项制度的治理,请你帮他完成表格填写。
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治理社会救济、社会优抚
战国编排民户。
制定户籍
井田制瓦解。
土地私有化
救济备荒思想
秦汉秦:分类登记汉:(1)____封建土地私有制秦:(5)____、
人头税、徭役;汉:汉初轻徭薄赋,后增加财产税;
(9)____
(10)____
汉:常平仓、鸩杖
魏晋东晋:黄籍、白籍
隋唐隋:(2)____
唐:三年一造
均田制。
唐中后期瓦解;
隋、唐前期:租庸调制;唐中后期:(6)____唐:
乡里制;(11)____
隋:置仓谷备荒,民间设义仓。
唐:养病坊
宋元宋:主户、客户;元:(3)____;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宋:王安石变法;元:租庸调、两税法、科差;宋:乡里制保甲制宋:(13)____内部救助兴起;
明清明:职业定户籍;清:(4)____明:(7)____。
清:(8)____(雍正)
明:里甲制十家牌法。
清:(12)____
善堂、善会等慈善组织兴起

2022-11-2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民族国家的构建。

民族国家是近代新出现的国家形式,西欧较早建立民族国家,西欧各国也由此成为那个时代脱颖而出的强者。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他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

材料二   路易十四(16431715)宣称“朕即国家”,一人独揽全部国家大权,并且把王权神圣化,给自己冠以“太阳王”的称号。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人们在一位有道明君治理下才有一个祖国,在一个昏君统治下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祖国了。

——伏尔泰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了法兰西民族。

——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马赛曲》后被定为法国国歌
7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材料三   辛亥革命在形式上将我们从封建王朝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崭新的共和国形式。……国家第一次与领土、民族、主权等现代的概念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辛亥革命以后的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都是通过对民族国家特有的主权意识的争取来唤醒整个国家和民族,争取的是在民族国家之林的生存权利。……这就是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力量。

——朱月白《从朝代之国走向民族之国》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国家观”?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近代以来法国人的“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
(3)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西方国家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实践”,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
22-23高二上·上海浦东新·期中
9 . 货币与时代。

货币变迁的背后体现了一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


(1)以下属于铸印古代中国皇帝年号的钱币是(双选题)
A.半两钱   B.洪武通宝   C.乾隆通宝   D.五铢钱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2)文中叙述的事件,发生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材料一   1793年开始,英格兰银行作为英国的中央银行开始逐步发行带有固定面额的纸币。正面均为不列颠尼亚女神坐像、面额与说明,文字背面均为空白。


(注:不列颠尼亚女神,不列颠群岛的守护神,英国海洋力量的象征。她的形象是身披盔甲,手持海神波塞冬三叉戟和盾,背向大海)

材料二   二战后英格兰银行对纸币图案进行改革,正面均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面则选取了不同人物。以下是部分纸币反面图案



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1642-1717)          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塑像

工程师马修·博尔顿(瓦特资助人1728-1809)、詹姆士·瓦特
(3)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1793年英格兰银行为何会选择不列颠尼亚女神作为英镑的图案?
(4)请你分别说明材料二中英镑反面选取三组人物的理由。
2022-11-2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四、西方政治制度之演变

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演进过程。某高中学生收集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



1.根据如上图所示制度产生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排序。(填写字母)
D——_____——_____——_____
2.C制度背景下的西欧,占统治地位的主要是三股势力:一个是西欧社会的精神统治者,一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还有一个是实际掌握地方实权的贵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指的是(     
A.国王B.基督教会C.庄园主D.城市贵族
3.“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丰盛的晚宴……”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古代希腊城邦B.西周诸侯国
C.中世纪西欧庄园D.印度种姓制度
4.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其制度构建可追溯于(     )时期。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
5.下列资料中,能作为研究美国早期政治实践的原始史料是 ______。(双选)
ABCD

美国《独立宣言》

杜宏宇《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研究》
孟德斯鸠:“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就不存在了。”
1787年美国宪法
6.“(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这一材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标是(     
A.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B.实践先进的政治理论
C.建立强大的世界帝国D.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7.下面有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知识结构示意图中,①②处应分别填上(     
A.独立战争、南北战争B.南北战争、彼得一世改革
C.南北战争、德意志统一D.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
8.抓关键词和制作学科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在下图的问号处填写你概括的时代主题(                  
A.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建立起来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022-11-1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